两篇游记
看到自己以前微信读书上写的想法,陌生到连自己都没有一点印象,这是我写出来的东西?我的脑子已经帮我选择性遗忘掉了。
《大洼地一夜》和《荒山之夜》
两个作者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写出的游记。三毛的文字里充满女生跳跃的思维,在她的描述下,他们夫妻两个在荒山遇险的事情想放映电影一样在我的眼前生动展现,让人入迷。文字口语化,生活化,好像一个活波灵动的女生喝着啤酒吃着烤串在跟你讲一些人生奇遇。我想三毛生来就是不能落脚的鸟儿吧,她倒宁愿去游历,不愿意在一个地方过多的停留。一个可怕的历险经历被她讲的轻松愉快,令人神往。
贾平凹文章里描述自己和好友去秦岭深处打猎,完全不同的叙述风格,情节同样很有吸引力。一个穿着老棉袄,披着兽皮大衣,带着毛绒的帽子的人物形象出现在我的面前。但是相比于活波生动的撒哈拉异域美女,我个人更喜欢后者。每个人喜好写作风格不同,我们就不做过多比较了。本来兴冲冲的想在两篇文章中发现点什么东西的我,此刻有点落寞。这个世界上或许就没有完全心灵相通的两个人罢了。
三毛写出描述撒哈拉文字的时间大概是在1974年,贾平凹写出大洼地一夜是在1979 年,我内心惊喜,果然是两个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空间,甚至性别都不同的两个人,但是却在差不多的时间,在相似的冒险梦驱使下,经历着不一样的人生。
写到这里我想去看看关于意识和人心灵的书,就先写到这里吧。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