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的《道德经》(九) 》陈再明22、10、1
九,第二篇 道之训
第八章 若 水
本文: 上善若水 (合于道体的人,好比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是善利万物,却不会与物的相争的), 处众人之所恶 (它乐于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卑下地方), 故几乎道 (所以最接近"道″)。 居善地 (乐与卑下的人相处), 心善渊 (心境十分沉静), 与善仁 (交友真诚相爱), 言善信 (言语信实可靠), 正善治 (为政国泰民安), 事善能 (行事必能尽其所长), 功善时 (举动必能适其合)。 夫唯不争 (这是因为它不争), 故无尤 (所以才无错失)。
解析: 在"水″的观点上,老子主张"不争",庄子则主张"宁静″。这是两人最大的不同。庄子认为″水"外无水波,內里透明,人心也是如此,如果内心能保持平静,便不会被外物所动摇。(《庄子-内篇-德充符》)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