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小孩,“早叛逆早自由”
公众号:豆芽儿很菜
壹

第一次听小唯在视频里说“早叛逆早自由”这句话时,我愣了一下,不大理解。
回想我的小时候,最常被旁人用“乖巧”“懂事”之类的“好”词汇包裹,
我也就自然而然认定,我就是个乖巧、懂事、不闹人的孩子,
一旦感到不满想要哭闹,这些头衔就会第一时间从脑子里跑出来制止,“你是懂事的呀”“如果哭闹,就不乖了。”
再加上旁人的提醒,我就必须自己把委屈和伤心消化掉,只表现出理解和配合,
因为我太希望自己是“好”的,只有“好”才会被投以温煦的笑容,我喜欢别人看着我笑,我希望大家都喜欢我。
于是从我很小开始,一到晚上8:00,我便独自回到黑漆漆的房间,手脚并用地爬上大铁床,
躺在枕头上,盖上被子,眼睛正对着窗外的月亮,月光倾泻着铺洒在窗前的红色漆木桌上。
对于幼小的我来说,晚上独自睡到底怕不怕,其实我也搞不清楚,
因为我一直是个勇敢的孩子,至少我父母一直是这样评价我的,
我喜欢这个评价,我喜欢他们说这句话时脸上骄傲又热烈的笑,
所以我是勇敢的,我敢自己睡,我一点都不怕。
我知道一旦露出胆怯,我就不再拥有“勇敢”这个头衔,就会被人皱着眉头评价为“不勇敢”,我讨厌这样,
于是我努力去勇敢,却从没想过,为什么这个头衔如此重要,失去它会怎样,不勇敢又能怎样。
贰

周末带着一休去西湖边溜达,
下午太阳西斜,沿着白堤的东岸走,西面整齐排列的柳树和桃树把倾斜的阳光挡去大半,
树影斑驳,微风拂面,湖面宽阔平静,小舟零星散落其中,心情也跟着变得清灵澄澈,
只想定格在此刻,只想拥着眼前的一切,我们仨索性盘腿坐在堤坝边,
脚一伸就能触到西湖水,可是有危险性,而且身后有安保人员来回溜达、劝阻,爱水的一休只好悻悻然地盘腿坐着,
我提议道,“一休,你干脆把鞋子脱了,穿着袜子就行,虽然碰不到水,但好歹让脚出来透透气、舒服舒服。”
听到这个建议,一休脸上笑容泛滥,哈哈哈,不得不承认,小孩子真的很喜欢不穿鞋,
赶紧把盘在膝盖窝的两只脚伸出来,两只手捏着右脚上的鞋一拽,鞋“哐当”掉进湖里,
我俩都傻了眼,只知道伸长脖子看,反应过来才赶紧用手去够,拿上来的时候鞋子还在“吧嗒吧嗒”地滴着水,
“湿了就湿了吧,大不了一会光脚穿,当作水凉鞋”,我像是在安慰他又像在抚平自己,
继续坐在岸边吹风、赏景,闲不住的一休则坐一会儿、起来弹跳一会儿,倒也互不打扰。
起身返程的时候,才犯了难,湿鞋子一休不愿意穿,可回去的路还很长,我和老公不愿意驮着他,
一休想了想,决定让我扶着他的手,他一路弹跳回去,看他一副期待的样子,我也就应下了,
于是我左手拎着湿鞋子、右手撑着他的手,他嘴角上扬着在旁边一蹦一跳,
遇到迎面走来的人,我俩不得不松开手,一休两只手像跳绳似的打着圈,左脚支撑身体向前,
快要失去平衡时,他的右脚脚尖会紧急触地,接着一下一下地向前蹦跶,
我怕他累,建议他,“如果累的话,你的脚干脆就落地走吧,袜子脏了回家妈妈洗”,
怕他不放心我又补充,“这里的地面很干净的,环卫工每天打扫很多遍,没有碎玻璃、钉子这些扎脚的东西,你放心”。
一休想了想,用前脚掌着地试了几步,接着便整个脚掌落地,放心地大步走起来,
我跟在后面,觉得滑稽可爱,
红鞋子和白袜子一前一后地交替着,最可爱的是,一休昂首阔步的样子,似乎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引得擦肩而过的路人驻足、开心地呲牙笑,
我在后面一边暗自快乐、一边留意大家的表情,如果有人没有界限地评论,我随时准备回怼。
就在我感叹,没想到大家都如此开明、如此有分寸时,一休原本欢快的脚步慢了下来、头也低了下去,
我慌忙走上前去,“怎么了?”一休抬起头,五官皱成包子,却说不出话来,
“是不是有人批评你了?”他点点头,“说你不穿鞋?不讲卫生?”他继续点头,
我紧紧拉起他的小手,弯着腰把嘴凑到他的脸前,盯着他的眼睛,
“不理他,他管得着吗,鞋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想穿就穿,不想穿不穿,再说了,穿袜子走路怎么了,又不脏他的脚,也不用他帮忙洗袜子。”
一休重重地点点头,又恢复先前的开心快乐,继续挺胸抬头向前走。
叁

类似的情景,我在广场看到过,
刚下过雨,广场地上的立体雕刻画因为凹凸不平,在凹的地方有一滩水,
两个小孩子光着脚、挽起裤腿像佩奇和乔治样在雨水坑里蹦跶,
他们的家长拿着鞋子站在一旁,脸上满是宠溺的笑,
水坑边站着另外一个孩子,眼巴巴地瞅着水坑,又回头乞求地望着站在不远处的奶奶,
奶奶并不走近,皱着眉头摇摇头,“水很凉的!”
小朋友立马接道,“我下去试试水到底凉不凉”,说着就要去脱鞋子,
奶奶赶忙上前一把拉住,拖着他往后退,表情严肃地在孩子的耳边嘀咕着,
这时候走过来一个留着寸头、头发花白、精瘦的老人,
他一走近就用手指着蹦跳的两个孩子,眉头紧蹙,看着身边的家长,露出恨铁不成钢的神色,
“你们这些做家长的啊,真是不负责任,这水多脏呀,还让孩子在里面玩……”
一个奶奶立马一脸羞涩地笑着,一把把孙子抓出来,拎着就往前走,
另一个小孩子也赶紧跑到妈妈身边,妈妈也顺势拉着他走到旁侧穿鞋子,
正在孙子耳边嘀咕的奶奶,瞬间两眼放光,像看到了救星,指着老爷爷对孙子说,“看,不让小孩子在这里玩水,很脏的”,
孙子这次不再挣扎,任由奶奶拉着他的手走远,
本来热热闹闹、笑声四溢的地方,一下子变得光秃秃的,只有地上的一滩水还在泛着涟漪。
我厌烦地看了老爷爷一眼,他高昂着下巴、心满意足地向前走去。
孩子天然地喜欢夸奖、抵触批评,大人也不例外
甚至为了得到夸奖,毫不犹豫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只一味地表现出懂事乖巧,
也因此,被人轻易地套上一个一个的圈,戴上一个又一个的头衔,“勇敢”“乖巧”“不怕黑”“讲卫生”“好孩子”“大方”……
而这些头衔戴的越紧,当事人要承受的就越多,而受益人则越轻松。
父母可以放心地、毫不愧疚地将不怕黑的我独自放在家里,自己和朋友打扑克快乐到深夜;
讲卫生的孩子即使再想放肆玩,因为怕把衣服弄脏,只能远远地羡慕地看着,而洗衣服的人则因为少了顽渍,可以省下些力气。
总之,
撕碎头衔和条条框框,
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
可这勇气常被旁人粗暴地解读为叛逆,
却不去深究事情的根源。
因为比起反思自己,
要求别人要简单得多。
公众号:豆芽儿很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