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事碎碎念——似春之秋2022.9.29
早上出门时,还在飘着濛濛雨,这雨小得,犹如烟雾,打伞都有些多余。烟雨之中,四周还是翠绿的树叶,也许是太久没在南方度过完整的秋天了,一时竟分不清这是秋天还是春天。在我有限的记忆里,这种濛濛雨只存在桂林的春天里,从桂林到北京后,再也没感受过。
午睡前看到一句话:当你财务自由后,你还会做的工作,就是你真正想做的工作,也许也是最适合你的工作。从7月中旬放弃在职场挣扎开始,这句话出现在我面前的频率越来越高,智能算法“越来越懂”用户,但也越来越把人困在小小的世界里。看向窗外的荒地,荒地上的菜地范围越来越大了,劳作者也从当初穿橙色工服的清洁工大爷,变成穿橙色工服的清洁工大爷、蓝雨靴的阿姨、黄头发阿姨……菜地那边的空气一定比办公室里的好些,虽然二者直线距离不过50米。
下班路上,跟父母打电话,他们打工的砖厂重新开工了,说不上好事、坏事,辞掉了一半的工人,剩下的工人工钱没变,但是干的活比以前更多了。然而父亲很高兴,他终于又有了收入。大约从去年开始,他的日常从骂老板变成现在的“老板也不容易,能发工资都很有良心了”。砖厂的砖主要供给正在开发中的小区,不少小区成了烂尾楼,砖厂老板去年送给工地的货,今年还没收回货款……
从小区绿化区经过时,闻到一阵幽幽桂花香,仔细看了边上桂花树几眼,一点黄色都没看到。上周末去植物园看桂花时,走遍整个植物园,才看到几朵藏在叶片下的桂花,淡淡的颜色,也没什么香味。大约经过一天一夜的细雨,桂花终于来了。在我狭窄的认知中,南方的秋天来自一抹桂花香,北京的秋天则是金色的银杏,后来到华北平原,又看过金黄色的麦田,怪不得说金黄色的秋天呢。
小时候,村里小学的操场两旁分别有一棵桂花树,这两棵桂花树也是我们童年的伙伴之一。玩捉迷藏时,捉的人总是趴在树上数数;爬上树来证明自己的敏捷与勇气;从树上捉来毛毛虫吓唬伙伴;秋天时搜集掉落的桂花,压在课本里,翻页也有淡淡桂花香;冬天捡乌黑的桂花籽,那是过家家时用来交易的“金子”。后来,村里的小孩越来越少,本就是1~6年级挤在一个教室上课的学校,最后一间教室也坐不满了……河对岸村子里的两个小孩也每天划船来上课(他们村子的小学撤得更早),但学生还是不到10人。就这样,小学没了,教室、操场都荒废了。也不知道过了几年,教室的房顶突然坍塌了,两棵桂花树也被挖走了,据说卖了个好价钱,树干光滑、树形漂亮。树干光滑这点,大约离不开十几年来学生爬树的功劳。
初中、高中的校园里也都种满了桂花,每到桂花香时,就知道离寒假近了,回家见到父母的日子也近了。大约因为从小到大,桂花就一直伴随着自己的求学生涯,对桂花也有异常的好感,每每闻到桂花,所有烦恼事都消散殆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小小的学校,大家争着爬上树,要为学校里唯一的老师摘一枝开得最好、开得最美的桂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