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大到伦艺,蝉联第一的大厂体验设计师故事
設計者說 | 设计师发声平台

夏源源
一只梨视觉传达、UX方向导师
现就职于互联网大厂设计事业体验设计师
硕士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平面品牌设计
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视觉传达设计
在故事开始,梨想知道专利奖、工作奖、专业竞赛奖、学习奖各种奖项拿到手软是什么感受?读书期间,本科4.0/4.3 (连续四年成绩全院专业第一,荣获2次国家奖学金),硕士研究生A+(专业第一,以Distinction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多项作品参展是什么体验?羡慕两个字,梨已经说累了.....

专利奖
- 景区场景下的用户纪念电子票解决方案
工作奖
- 阿里巴巴设计事业部FY2022新生力量奖
作品参展
-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 2019年上海高校学生设计作品联展
- 2017年第四届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作品展
专业竞赛奖
- 红点奖:品牌与传达设计 2020
-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入选
- 2020 IDC Awards 国际设计师俱乐部入围
- CGDA 2020视觉传达设计奖铜奖
- 2020 CADA国际概念艺术设计奖银奖
- 2020 CADA国际概念艺术设计奖优秀奖
- 第15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金奖
- 燕京啤酒创意先锋奖金奖•平面广告
- CFDC 第二届创新未来设计大赛 三等奖
- “微公益•洽以礼”第二届公益广告大赛金奖
- 2017年第四届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作品大赛二等奖
- 第十届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视频类二等奖
- 2018年上海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摄影作品一等奖
-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微电影类优秀奖
学习奖
- 2015至2016学年度国家奖学金
- 2017至2018学年度国家奖学金
- 2019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 上海交通大学2015至2016年度“三好学生”
- 上海交通大学2016至2017年度“三好学生”
- 上海交通大学2019届本科优秀毕业设计银奖
- 上海交通大学2016-2017学年B等优秀奖学金
- 上海交通大学2016至2017年度“优秀团员”
- 上海交通大学2017至2018年度“优秀团员”
本期設計者說,邀请到了源源,一起来听听她的讲述,从上海交大视传毕业后,去了英国伦艺继续深造平面品牌设计成长为大厂体验设计师的故事。



「在大厂当用户体验师」
硕士暑假的时候,我想去实习,但是对大厂也没有特别多的了解,在官网上投了作品集和简历。转正答辩面试也过了,所以我一毕业就去工作了。

在这之前,我还负责了一个完整的项目,北京环球度假区支付宝小程序。我现在的主要业务:一个是门票,另一个是签证。
飞猪电子门票的情感化设计,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项目。首先,不仅仅是通过设计直接给门票业务带来收益,这也是由我们设计部门直接发起,以及情感化的设计给用户带来附加的情感价值。

现在国内几乎还没有针对电子门票进行视觉化设计平台,目前各平台的门票订单的呈现样式比较传统、简单、单调。

我们调研发现电子门票的设计有三个优势:一是成为趋势,数字时代,电子门票正在取代纸质门票;二是收藏需求,一部分人群一直有收藏票根的习惯和需求;三是潜力优势,大的市场规模,确定性的场景,行业没有先例,所以我们决定设计情感化电子门票。

「LCC伦艺就读体验&申请建议」

Offten是我在LCC时期做的品牌设计项目,Offten 意为often off time,旨在帮助人们摆脱时间系统的束缚,在使用家具只是享受片刻的“无时间生活”。


在研究生阶段,我的研究方向为通过品牌的视觉传播来颠覆家居环境內的现有时间系统,让受众在家居空间内使用家具之时关注自身身体的自然节律,摆脱时钟系统的束缚,从而减缓时间焦虑的症状。本研究旨在培养受众与每一个当下促成更具直觉性的、自由的、友好的关系的能力。

沐沐悲伤实验室(Moolab)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品牌设计,在2020年7月获得了红点奖:Brands & Communication Design 2020。
沐沐悲伤实验室(Moolab)旨在提高人们的“情感粒度”。“情感粒度”指人感知与辨别细粒度情感的能力。而学习情感词汇可以提高情感粒度,进而帮助人们采取正确的方式缓解与应对负面情绪。
作品对43个晦涩悲伤情感词汇进信息可视化设计。我将它们聚集到一个大型邮轮空间中,赋予它们故事性,并且使用紫外线荧光颜料进行印刷,使成果富有实验性与交互性,从而让用户更好地理解词汇的含义。紫外线荧光颜料“隐形”的特点传达了细粒度悲伤情感晦涩朦胧的特质。


在互动过程中,人们用手电筒照亮词汇图形,就像人们渐渐看清心中难以捉摸的负面情感的过程。

我把整个品牌的气质设计得比较含蓄内敛,用半透明的硫酸纸,比较朦胧晦色的材质去迎合品牌基调以及品牌气质。
设计logo的思路是两束光汇合之后形成一个部分的意思,然后汇合的地方正好是一个有点不开心的人脸,表达悲伤情感;用虚线表达则是录印“情感粒度”的概念。该品牌中最主要的一个touchpoint就是信息图表。信息图表有一份电子版和一份印刷版,印刷版在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上展出。

用了特殊材质制作的印刷版的亮点是我们肉眼看到的是一个空游轮,但是当我们用特殊的紫外线照射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这些词汇的外形,暗示着我们要用温暖的光去照射,才可以看到心里面比较晦涩,细微的一些情感;寓意用温暖的阳光去照亮人心,看清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情感,来提高情感力度。


此作品为一个冥想app设计,Filter(滤网)意为“过滤掉你心中的杂念”。整个app 的视觉界面将“滤网”当作中心与视觉主线,滤网过滤图形的进程代表了用户进行冥想课程的进程。用户亦可用真实的滤色片与屏幕上的插画图形进行互动,增强了作品的交互性与趣味性。
整个app里面只有两种颜色:红色和绿色,红色滤网的视觉元素是过滤掉红色的图形,然后筛选出绿色的图形,意味着过滤掉你所有心中不重要的杂念,只剩下你想要专注的那一件事情。
我觉得每个项目最难的部分是项目前期只有一个大概念,我还不知道具体应该怎样落实的时候,所以要经过大量的调研,通过双钻模型的思路聚焦到一个较小的范围。
如果大家有时间的话,我的建议最好还是要准备求职作品集。虽然我的求职作品集和留学作品集的项目的内容都一样,但是展示的思路并不一样。我投英国学校的作品集主要着重点是过程和思路,通过你自己的平面设计把过程信息数据化也当作品,那肯定会比较出彩。
求职作品更多的看你的潜力,还会看你有没有术业有专攻的擅长点,秋招的时候我的视觉平面设计比较突出,主管觉得我可以先当实习生慢慢学习。
你在官网上投了简历和作品集,各部门主管会去挑选。每个人的面试都有差别,有人是5轮6轮,而且面试官的顺序也都不一样,我经历了四轮面试经验。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基本上都在抠着我的作品集问细节,问得很深,问我是怎么思考的,这个东西为什么这样做。还有一个问我关于品牌的问题,我研究生正好学的是品牌设计,理论方面还算扎实,基本都答上来了。我觉得把作品集里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思路理清楚很重要。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经历,每个人被问的问题都不一样,也只是仅供参考啦~
实习结束后,还有一个转正答辩,我那一年还挺正式的,要去西溪园区总部去答辩。先做个PPT讲实习里面做的项目,讲项目的思背景,思路成果,再总结在实习里面所获得的收获以及成长,主要展示你的潜力优势,回答几个问题就行了。

作为一名用户体验设计师,一切都要从用户的角度去出发,一切设计的细节都要它存在的理由,有科学依据,不是说你觉得它好看,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了。这完全区别于学生时期。整体来讲的话就要做到简单、易用。
我们现在做任何产品,无论是设计师或者是产品经理,还是一些运营同学,我们所有人都想把整个项目从交易变成服务的方向去发展。这就说明现在的产品设计越来越站在用户的角度上开始思考解决问题。
以我之前做的签证业务为例,从先付钱再办理改成了先办理再付钱,这也是从交易转向服务的一个改变,包括卡包、门票、电子资产等工具类的产品。

对于校招新人来说,有一位好的老板,一位好的主管带你在前期是非常重要,他们是可以教会你很多东西,带你成长的。但是,话又说回来,大厂人员变动也比较大,你也要有拥抱变化的心态,很多东西要靠自己去学习。


「学习&申校经验分享」
我的第一份实习是在MAMABAY摄影工作室,参加了学院摄影讲座,认识了工作室老板,有一次他问我说会不会做动效,但是他那会也不知道我的水平怎么样,我就做了一张试了一下,之后我帮忙做完一整套动效。老板也比较信任我,还把我介绍给了几家别的摄影工作室。所以我整个本科大学的阶段都帮摄影工作室做一些偏商业的平面设计。

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我的综合能力提升得比较快,不仅收获偏商业设计的专业积累,还获得了比较丰富的设计工作的机会。

大一选专业,我也是懵懵懂懂,感觉视觉传达设计比较好玩,自己也比较感兴趣我就选了。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学号。我第一次得专业奖,拿了金奖的时候,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作业是被专业人士认可的。那次获奖给了我信心,让我有勇气去投更多的奖,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也确定了自己是喜欢这个专业的。

整个伦敦的设计氛围非常包容,非常前沿,丰富的设计资源,对我来讲,无论是课堂还是平时玩耍看展活动,我都学到了很多有意思的观点、思想、概念。在这样环境下,我学会了用更加开放谦逊,高包容的眼光去看待世间万物,不仅仅看待设计作品,思考设计作品。

我学的专业是平面品牌设计,分为五个单元,品牌的理论教得很深入,品牌的理论围绕一个叫作框架brand onion(品牌洋葱)展开,每个单元从表层到里层,层层递进,我觉得这也是专业教学的一大亮点。在教brand onion(品牌洋葱)的同时,会不断贯穿设计原则研究方法。


「未来可期」
能够认识梨创始人Tony秦老师(兼聘交大同济复旦三所高校导师)和其他导师,以及多位在学术领域或者其他领域颇有建树的大牛,我觉得很幸运,可以提升自己。对我来说,教学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一件事情,因为我比较喜欢输出,跟学生一起讨论学术学习。
一只梨给我感觉就是专业靠谱,每一期的文章都写得很好,很用心,干货满满。意外发现很多交大的学弟学妹们,尤其这两年,梨的交大系学生很多,并且十分优秀。
作为导师,我更看重学生的配合程度。我所擅长的是视觉传达,特别是品牌方向。首先项目概念希望是学生自身感兴趣的,我会引导学生用最适当的视觉传达形式将概念展现出来。因此希望学生有一点平面设计和视觉传达的基础。

一只梨致力于打造Designer for designer平台,打破设计围墙,为中国创新教育添加砖瓦,我们也欢迎并期待有志之士一同加入!

作为2019年10月起首个专注只针对艺术设计类博士申请的平台,一只梨深知以一己之力很难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变革添多少砖瓦,但我们一直希望能够成为学海摆渡人,帮助大家进入世界顶尖院校做学术研究。在博士硕士申请完成之后,一只梨还会同时为学员提供奖学金申请辅导,包括制订详细的申请规划及提供奖学金的遴选建议,让学员更容易申请到国家奖学金等各类全额奖学金(总奖金数量最高100万人民币),来cover留学的费用。全程文书、面试、录取后续指导一应俱全,争取让每一位学员都能够以全额资助的状态去做研究,没有后顾之忧。

在这里,你可以收获:
1. 各种新鲜有趣的设计行业知识。
2. 优秀的设计师导师团队,对行业经验进行深度交流和探讨。
3. 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思维,提升跨行业创新能力,实现自我成长。
4.通过各种公益活动,获得创作灵感。从而通过作品,来改善和影响大众生活。
联系梨酱微信:yizhili2019获取最新关于世界Top院校的申请建议和信息


「梨与土壤、设计、教育的故事」
如果你有任何职业规划、留学申请的问题,甚至是同样怀有梦想的同道中人,都可以通过后台与我们进行联系,或直接联系梨酱(微信:yizhili2019)。



联系梨酱微信:yizhili2019获取最新关于世界Top院校的申请建议和信息
我们不替你做留学申请,而是和你一同探索成长。
期待更多创新人才学成归来,建设祖国大好山河!
| End |
编辑| Joy
图片|源源/一只梨 / 网络
作品及图片版权归设计师本人和所服务企业所有,
未经允许转载挪用,将追究法律责任。

【定位】只针对全球Top20院校和企业,致力于交互服务、产品创新、媒体艺术等前瞻领域。
【高度】100位多位全球顶尖院校背景及多年工作经验的实名导师团。
【收费】教育是最有价值的也是最保值的投资,我们杜绝乱收费,甚至发起过众筹资助学员。
【理念】我们是设计师蜕变平台,秉持亦师亦友的培养理念,认真对待每一个梦想。除了面试指导、作品集规划,还提供后续的职业规划,这也是为何梨学员都实名实姓把一只梨当成家,愿意常来常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