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硕8年走过22个国家,尝试做心理咨询师、烘焙师、摄影师、插画师,学建筑还能有多斜杠?

前言:在不同领域的体验、不同城市的游学,都会为建筑师带来不一样的灵感花火;每一次的学习,每一次的感触,每一次的视觉冲击,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奇妙地出现在建筑师的脑海中,反映在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而我们今天邀请到的,便是这样一位多领域有所成、游学多国的建筑人。下面,我们就一起听一听她的故事吧~
初遇建筑
8年前偶然间学习了建筑专业,当时的建筑还是如日中天,高薪高就业率前途一片光明,学习的内容也非常有趣,素描速写水粉水彩写生,这些和艺术挂钩的都会学习,曾一度为学到这样的宝藏而窃喜,从大二开始,每个寒暑假都会和同学朋友去不同的城市写生、学习速写、学习软件和快题等等,也就这个时候爱上了旅行。

大一大二时期的建筑速写
爱上旅行
记得大二暑假老师带领我们去黄山西递宏村写生,那十天里,和朋友们白天一边看山水一边画古建,夜晚畅谈未来与理想,喜欢山水喜欢建筑,喜欢任何一个新鲜的城市。由于读大学前,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下,每天只有学习,基本没去出过省,于是当时默默在心里有了一个环游世界的梦想,国外暂时出不去就先从国内开始,任何假期,不管是三天的小假期还是比较长的寒假暑假,都一直在路上,大二去了黄山、天津、古城西安、北京和沈阳世博园,大三去了天堂般的苏杭、拍摄圣地横店影视城、江南水乡乌镇、美丽的武汉大学看樱花和大都市上海,大四去了济南的大明湖、威海的海边、青岛的海水浴场、内蒙的阿尔山、重庆的洪崖洞和成都的太古里,大五保研成功后,又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毕业旅行,从厦门的鼓浪屿到长沙的岳麓书院,从南京的秦淮河到周总理的故乡淮安,从云南的大理丽江到浪漫的苍山洱海,去大同参观过古老的云冈石窟,也到三亚吹过海风,在宁波的南塘老街吃过糖葫芦,也在扬州的瘦西湖边品尝过红烧狮子头。
一年的时间很长,一直行走在路上,在想象之外的环境里,去改变自己的世界观,慢慢改变心中真正觉得重要的东西,在哈尔滨,亲眼看到了马岩松设计的哈尔滨大剧院,视觉冲击的震撼让我认真感受到了学建筑的意义,它让我们更好的去体会这个世界。

不完全统计的飞行路线
国际交流
大四那年偶然来的机会去日本参加一个研讨会,并和来自其他国家的同学一起做建筑设计竞赛,结束后有两周的时间建筑游学,那是第一次看到了教材里的国外建筑,有奈良的兴福寺、东大寺,京都的伏见稻荷大社、清水寺、八坂神社、金阁寺、龙安寺和著名的京都火车站,在神户,亲眼看到了安藤忠雄设计的六甲山集合住宅和兵库县立美术馆,还有神户的北野异人馆和阿倍野地标大楼。最后去大版参观了难波公园、畏研吾的中之岛,这些一座座只在书里看到过的建筑出现在我眼前伴随着不一样的美景和风土人情,让我明白了行走世界的是一件多么极致享受的事。



有了上次良好的体验,保研结束的那个暑假,又参加了学校的牛津大学短期访学项目,作为一个建筑生,第一次来到欧洲确实是兴奋至极,在空余时间逛了牛津城,牛津的美,主要在于它的建筑,它有800年的文化沉淀。而仅在牛津大学,就能读到完整的英国建筑史,从诺曼人的教堂建筑到后现代派的购物中心。哥特式、文艺复兴式、新哥特式等等等。没有校门围墙,与城市融为一体,站在学生公寓里,可以看到一条条胡同和一道道山墙,遥望远方的钟楼、圆顶、烟囱和哥特式小尖塔。行走在牛津城,很多塔楼古色古香、风情万种,难怪英国人把牛津当作一种传统,一种象征。参观了Bodleian library ,据说是哈利波特中霍格沃茨图书馆的原型,每天吸引很多粉丝前来。总体来讲牛津给我的感受就是“崇拜、震撼”。

游学欧洲
读研后,研一忙碌于学习,但同时也利用清明五一等小长假去国内一些城市旅行,研一下学期便开始学习雅思准备研二赴法国交换学习,一切都比较顺利,19年9月份到达了法国布列塔尼高等建筑学院交流学习,抱着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环游欧洲的想法,只选了一门设计课和法语课,这样就会有充足的课余时间,提前下载了旅行中需要用到的app,机票火车住宿都在app上搞定。学校位于法国雷恩,所以每次旅行都回到巴黎中转,因此半年来往返了巴黎无数次。

第一场旅行历时10天,从西班牙的巴塞罗纳开始,途径马德里——格拉纳达——科尔瓦多——塞维利亚,最后回到巴黎返回学校。上完课,休息了一周后,开始了第二场旅行目的地是德国,路线是巴黎——斯图加特——科隆——埃森——汉堡——柏林——巴黎,大概花了一周的时间,而后返校上课。

休息四天继续做攻略,第三场旅行要去的是比利时和荷兰,巴黎——布鲁塞尔——海牙——代尔夫特——阿姆斯特丹——巴黎。保持着休息三到四天的频率,第四场旅行是匈捷奥三国和葡萄牙,布达佩斯——维也纳——布拉格——图卢兹——波尔图——里斯本——波尔多——雷恩。返回学校休息期间赶上了法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罢工运动,学着当地人一样开始屯粮,换个角度想,也是大时代的历史见证者了。因为这件事缓了两周才进行下一场旅行。第五场旅行的目的地是意大利和希腊,路线是巴黎——罗马——梵蒂冈——雅典——那不勒斯——雷恩。


经历完第五场旅行,不知不觉就12月中旬,快到了欧洲的圣诞节,一直向往北欧的我,开始策划北欧之行。马不停蹄的开始了第六场旅行,目的地是北欧、瑞士和意大利其他的城市,计划从德国转机,路线是巴黎——慕尼黑——哥本哈根——奥斯陆——斯德哥尔摩——赫尔辛基——苏黎世——米兰——威尼斯——比萨——佛罗伦萨——卢森堡——马赛——摩纳哥——雷恩。这场旅行持续了20天,也是我在欧洲的最后一次旅行。

回校后完成课程作业,与同学们吃过离别餐就回国了,回国的第二天疫情爆发,武汉封城。这半年的时间好像过的很快,仿佛眨眼即逝,好像又很慢,经历了太多太多,看到了太多没有见过的世界,我曾站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下,仰望曾经画过的建筑,在西班牙观看精彩无比的斗牛,在德国亲身体验论文研究过的犹太人博物馆,在捷克的布拉格广场默默许下心愿,站在欧洲大陆最西端的葡萄牙卡罗角感受“陆止于此,海始于斯”的震撼,在希腊雅典卫城前惊叹古人的智慧,沉迷于丹麦的童话世界,闯入挪威的森林,在下午三点就开始天黑的斯德哥尔摩走进世界上最美的地铁站,跨年夜那天的赫尔辛基格外的美,到达了苏黎世去寻找王沥川的足迹,威尼斯纵横交错的水路,壮观的米兰大教堂和比萨斜塔,让我感叹这个世界的不同与美好。因为建筑我爱上了旅行,旅行改变了我的生活,重塑了我的世界观,让我慢慢的去感受生命的意义。
职业选择
在我看来,建筑学是一个很好专业,但如今的社会,它不一定是一个很好的行业,我享受建筑带给我的快乐与眼界,但我又深知自己不喜欢设计院千篇一律的生活,所以毕业后,暂时停下了脚步,去审视自己,尝试了许多不同方向的职业。
(1)心理咨询师
在高中时期就喜欢心理学,当时综合考虑并没有选择这个专业,如今想重新拾起这个兴趣,加上近些年大家的压力都比较大,心理咨询师的需求量也很大,也是趁着当下的热度去学习一下心理咨询,我花了两个时间学习并考取了中科院的心理咨询师证,但是只有这个证书并不能直接就去做咨询师,要先自己不断的学习,让自己能力达标,入驻一些线上平台的咨询师的话也要通过相关面试才可以上岗,一般线上咨询师的收入视自己的水平和资历而定,在200-300不等,心理咨询师是一个需要持续学习的职业,不断接触案例积累经验,才能发展的更好,当下我也在一直继续学习,首先让自己在现在高压的环境下保持一颗平常心,以后经验足够多、技能足够成熟的时候,也可兼职去帮助他人。除此之外心理学也是我很想作为知识拓展去修的二硕学位。
(2)烘焙师
烘焙对于每个喜欢甜品的女生来讲都是具有诱惑力的,对我也不例外,我从小就比较喜欢动手,所以去尝试了烘焙行业,因为想系统的学习,所以报名了当地的烘焙培训学校的西点创业班,学习了各种甜品、蛋糕、面包、饼干和裱花等的制作,几个月的课程,从入门到精通,毕业时已经具备了开店的能力,但是考虑到真实开店营业以及全职的成本投入的问题,我还是选择将其作为副业,利用空余时间,自己做做私房,是兴趣也丰富了生活的情调。如果未来保持为烘焙的热爱的话,未来退休后开个面包店也未尝不可。


(3)自由插画师
建筑学本身就比较偏艺术,作为一名建筑生,也有一定的绘画功底,对插画也有一定的兴趣,所以日常也在进行插画的学习,从临摹开始,我发现画画真的可以使人浮躁的内心平静下来,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得到一丝的安宁,插画师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行业,尤其对于热爱设计的同学也可在此发挥设计潜能,插画的接单渠道也是很多的,比较常见的自媒体平台,小红书、抖音和微博,还有站酷、涂鸦王国等平台,而且单子的酬劳都在几百到几千,所以对于插画师而言,只要磨练好自己的技术,是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也是它是很好的职业或者兼职发展方向,我也在不断磨练自己的插画水准,努力向自由插画师进军。
(4)自由摄影师
因为爱旅游,所以爱摄影,摄影师也是我目前自由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因为学建筑对构图色彩很敏感,审美也比较好,又很喜欢拍照,摄影师满足了我可以四处旅行的愿望,在旅行中旅拍,于我而言是两全其美的选择,在旅行中会拍一些风景,也会在当地约拍一些写真赚取旅行经费,平日也会把摄影当成兼职,拍摄中也结交了很多同样喜欢摄影的朋友。

当然无论做什么最重要的是职业可以满足生活需求,简单快乐自己喜欢就好。读了八年的建筑学,不要让学历和专业成为前进路上的羁绊,让自己归零,去做真正热爱的事,去真正的感受生活,谁说只有功成名就、地位显赫、家财万贯才是成功,去把自已想做的事做好做强,去真正快乐的度过每一天,不蹉跎时光不荒废生命也是一种成功,我热爱我看过的每一处山川湖海, 走过的每一里路, 吃过的每一份美食,当然,作为一个体验派人生艺术家,选择需要勇气,快乐也需要勇气,只要珍惜当下,无悔自己的选择那便是成功的人生。
想了解更多学习、工作经历,可以关注作者的小红书:努力逃离建筑的小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