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 如海宽广,如浪回响
22年9月24日,距离三十而立还有整整三天的时间,有幸去观赏了电影《妈妈》,虽然没有和妈妈一同观影,但脑海中不断闪现出妈妈爱我的模样。
做早餐,打扫房间,阅读,开导女儿,买裙子,千叮咛,万嘱咐,如同世间每一位平凡的母亲一样,影片中的老一代知识分子的母亲也承担着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角色与责任。而母亲细腻深邃的爱不正是从这里展开。
阿斯海默症应该算是近年来屡见不鲜的老年病,与其说是一种病,不如说是一种能让老人返老还童的良药,患上这种病的老人行为表现更像乳臭未干的婴儿,依赖着妈妈的喂养。影片中令人潸然泪下的正是这个病并没有始于80多岁的老母亲,而是年近花甲的女儿身上。而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的天性也正是从这里毫不避讳的隐射在影片的细枝末节中。老母亲为了照料生病的女儿,开始了角色互换,原本拼命想要将母亲送往疗养院,让母亲怡享天年的女儿瞬间成了母亲的拯救对象。一句:“这个世上没有唯一的标准,看似是你拯救了我,说不准是我解救了你。是你让我重新活过来。”从80多岁母亲矫健而富有力量的练功劈叉中渗透着母狼保护孩子般的坚韧与不屈。
妈妈为了她,都可以与世界对抗,那她自己,还有什么理由怯懦?还有一次,屋外大雨倾盆,冯济真穿着睡衣,躺在院子里疯癫大笑。蒋玉芝手忙脚乱地打起雨伞,将女儿往屋内拉。但由于力量悬殊,仍凭她怎么用劲,女儿都不起身,还咬伤她的胳膊。蒋玉芝无助地蜷缩在一旁,泪水混着雨水,奔涌而下。可镜头一转,她又慈爱地拿着吹风机,给女儿吹干头发。至此,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即便万分痛苦,冯济真从未缴械投降。因为,母亲的爱,给了她足够的勇气,去接纳自己。也是母亲的孤勇,让她懂得:与其逃避畏惧,不如直面担荷。
龙应台在《目送》中曾说过,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而这份目送总是互相的,与其说父母对儿女有养育之恩,儿女则有孝敬之命,不如说父母子女都是在彼此成全,互相温暖!
母亲之爱,如海宽广,如浪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