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今天读寻找消失的愤怒,小妮的例子小时候表达自己的愤怒,周围的人告诉她不要生气,这样不好。采用小声哭攻击别人。 我察觉到昨天晚上我女儿自行车被一个小弟弟坐着,本来她不在意。是另外一个小弟弟跟我女儿说,有人坐你的车,我女儿就叉腰说哼这是我的车,不给你骑。你下来。小弟弟没有下来,然后我女儿去推他,他反过来推,我女儿开始哭了。我老公抱着她,一下子就好了。我在想这个哭是不是就是转化成受害者了。 还有我女儿有时候生气叉着腰说我我不跟你玩,用手推别人,有时候还在在楼梯口,我会阻止,我说你在楼梯推弟弟,我担心弟弟会摔下去,会受伤流血。 我问她在想什么,她说啥都没有想。 这样我怎么样让孩子流露出自己的情绪。
——————🌟——————
以上分享让我有了思考,孩子这种情况时,我是表述他的感受“我说你很生气是不是?因为xx事所以你生气了”孩子会回应是,但如果我没有说中,孩子就不说话。这时我就知道我猜测的不对,就要去思考其他原因。
这需要我们对情绪捕捉很敏感,对孩子观察很仔细
倾听孩子的前提是孩子具有一定的口头表述能力,还有词汇量,对自己的感受情绪能捕捉到并准确的用合适的词汇表述出来。
但很多成人,都无法做到,就像你遇事只会发火,怒骂,吼叫,并不能很好的表达。那是因为小时候父母没有教会我们怎样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因为我们的父母也没有人教过他们。基于这个前提,首先作为父母在对面孩子情况时要用正确的表达方式示范给孩子看,其次当孩子遇到问题时,要跟孩子分析这是什么感觉,可以多和孩子玩情绪卡,最后,在不断的正确输入后,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