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图尔的一日(三):闲暇与消遣》
只有智慧可以帮助一个人享受阳光。——日记
如果有什么值得一个人继续他辛勤操劳的生活,亦即为了这东西、无论多么操劳也要活下去,这便是“闲暇”。闲暇,不是无所事事地消磨时间或浑浑噩噩地享乐放纵——这毋宁是对辛苦操劳的辜负。闲暇的意义,在于暂时摆脱“苦于匮乏的意志”、成为自身精神与力量的主宰、享受发现和施展个性的乐趣、以及存对时间的遗忘。
最大的愉悦,来自为天性而生活。一个人每天早上可以自信地说:“今天是属于我的”“我将从事别人无法从事的事、创造出别人无法替代的作品、实现只有我能实现的荣耀”,这说明他抓住了闲暇的价值。然而对于大多数人,闲暇带去的只有恐慌,因为他们从没想过如何利用“闲暇”,全部的注意力只在如何打发“闲暇”,譬如依靠外部的因素来刺激意欲、通过琐碎的事务消耗多余的精力、运用薄弱的智力尽可能获得满足;总之,结束了对抗“匮乏”的操劳,他们并未获得幸福和愉悦,转而投入另一种操劳,即对抗“无聊”的操劳。

一个人消磨闲暇的方式,恰恰显示出闲暇对于他是何等的无价值;而没有价值的闲暇能造就的,也往往是无用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价值约等于闲暇的价值。有这样一个事实,空虚的人很难一个人静静坐着,她会随便敲击手头上的一件物品(e.g. 手机或烟斗),或用一些转移注意力的东西来逃避思考(思考是痛苦的,因为“思考”——哪怕仅仅是思考的意识——就是强迫自身的“存在”成为时间的主宰);同样在社交中,当人们彼此没有可交换的思想时,他们便交换酒杯、纸牌,因为这是这些人唯一可以赢取彼此认同、或为自身获取利益的方式。
我们这个世界乏善可陈,到处充斥着匮乏和痛苦。大自然赋予人们以力量和官能,其原始目的便是使人能够与匮乏作斗争。然而一旦战斗停止了或侥幸躲避了这场战斗,那无所事事的力量就会成为人的负担。人们必须消遣这些力量和能力,避免进入可怕的淤滞静止,这就是无聊。此时,那些拥有内在财富的人,便有了发展自我的幸福源泉,条件是他拥有独立的闲暇(许多人甚至愿意用简朴和节制换取两者)。对职位、金钱、世人的赞许和垂青等诸如此类的指望,终究不会把这种人引入歧途。牺牲自己以迎合人们卑微的目的和低下的趣味,为了外在的头衔、地位、名声而部分或全部献出内在的安宁、闲暇和独立——这是极度愚蠢的行为,歌德就是这样做了。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消遣的方式,亦即每个人都有合适自己的一类快乐,这由他身上突出具备的一类能力而定:第一类是机体代谢的快乐,譬如饮食、消化、睡眠;第二类是发挥肌肉力量的乐趣,譬如跑步、击剑、骑马、狩猎;第三类是施展感觉能力的快乐,譬如观察、思考、感受、阅读、学习。我们感受的乐趣和幸福越大,那作为前提的能力和力量就越高级。相比于第三类感知快乐,人对前两类生理快乐的感受远不及动物,不仅极易满足、且会很快消失。年轻的先生们,肌肉力量和生殖能力都旺盛十足,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只有思想能力可以继续保持。如果我们的思想能力本就有所欠缺,或者我们的思想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又或者缺乏发挥这种思想能力的机会,那么我们将遭受的悲惨情形就很让人同情。
感觉能力隶属于认知能力,因此卓越的感觉力使我能够享受属于认知、亦即精神思想上的乐趣。生于此世,一个拥有丰富内在的人就像冬月的晚上,在漫天冰雪当中拥有一间明亮、温暖、愉悦的小屋。拥有优越、丰富的个性,尤其是深邃的精神思想,无疑就是在这地球上得到的最大幸运,尽管命运的发展不一定至为辉煌灿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