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第一届
1、《李自成》作者:姚雪垠
小说以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由弱小变强大,转败为胜推翻明王朝统治、抗击清军南下为主要线索,再现明末清初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农民起义军从胜而败的悲剧结局。
2、《芙蓉镇》作者:古华
小说以“芙蓉姐”胡玉音的悲欢遭际为主线,表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升迁沉浮,揭露了“左倾思潮的谬误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
3、《东方》作者:魏巍
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为北京,深刻再现在那火红岁月中,一位普通的志愿军战士的战斗和情感历程。通过对朝鲜战场和中国农村生活的描写,全面反映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4、《将军吟》作者:莫应丰
一部直面20世纪60年代“文革”灾难的长篇小说,以空军某兵团司令员彭其受迫害的经历为主线,通过3位将军的命运遭际,歌颂老一代革命家在生死考验下的原则性和斗争性。
5、《冬天里的春天》作者:李国文
小说以某大型军工动力厂党委书记兼厂长于而龙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游击根据地查找暗杀自己妻子芦花的凶手为线索,通过对他回故乡三天之中的经历、回忆等叙述,概括近四十年间的社会生活内容。
6、《徐茂和他的女儿们》作者:周克芹
以1975年冬天四川一个偏僻农村的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老农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生活故事,真实地揭露了“文革”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灾难性破坏和在农民精神上造成的严重创伤,深刻地反映了70年代风云变幻的社会面貌。
第二届
1、《钟鼓楼》作者:刘心武
小说截取北京钟鼓楼下一个四合院里九户居民,在1982年12月12日晨5时到下午5时一天里的日常生活,却贯串了三、四十个人物几十年的遭遇变化。
2、《沉重的翅膀》作者:张洁
作者描绘郑子云、陈咏明等人为整顿、改革而进行的悲壮斗争,揭示他们不仅不向直接的对立面妥协,而且还敢于在旧习惯、旧观念的包围中高高举起标新立异的旗帜,义无反顾、一往无前。
3、《黄河东流去》作者:李准
以一九三八年日本侵略中原,溃退南逃的国民党军队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淹没河南、江苏、安徽三省四十四县,一千多万人遭灾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黄泛区人民经理的灾难和斗争。
第三届
1、《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
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为背景,通过复杂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2、《少年天子》作者:凌力
描写了大清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与皇贵妃乌云珠的艾青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围绕着汉文化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斗争。
3、《第二个太阳》作者:刘白羽
这是一部革命历史题材小说,表达作者为创建新中国这一人类创举而付出了生命、抛洒过热血的死者和生者们的深沉的纪念与安慰。
4、《穆斯林的葬礼》作者:霍达
以回族手工匠人梁亦清的玉器作坊奇珍斋升沉起伏为主线,在历史的背景下描写梁家三代人不同的命运变迁,表现了主人公为追求理想和事业,为完善自身素质所发出的蓬勃不息的命运意识。
5、《都市风流》作者:孙力 余小惠
小说以北方某大城市的市政建设为中心,刻画了上至市长下至街道妇女的生态和心态,反映了当前城市改革的复杂面貌。
6、《浴血罗霄》(荣誉奖)作者:萧克
小说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罗霄纵队为配合中央红军的战略决策北进,以罗霄纵队司令郭楚松为代表的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7、《金瓯缺》(荣誉奖)作者:徐兴业
中国历史上,十二世纪是个大动荡的时期,也是一个英雄辈出、众星灿烂的时期。小说就是以这个时代为背景,形象再现曾经并存过的辽、宋、金三个政权和它们的兴衰变化,塑造一批民族英雄。
第四届
1、《白鹿原》作者:陈忠实
小说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北京,细腻反映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
2、《白门柳》作者:刘斯奋
小说讲述的是明末清初“秦淮八绝”中的三大名妓柳如是、李十娘、董小宛以及名士钱谦益与时代、命运抗争的故事。
3、《骚动之秋》作者:刘玉民
小说讲述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农村面貌和人际关系的巨大变化,一个“农民改革家”岳鹏程在改革家乡面貌中激起的种种骚动。
4、《战争和人》作者:王火
讲述了抗日战争前中后三个时期以国民党內部为视点的中国政局时局的变化,内容独特新颖。爱国主义教育气氛浓烈。
第五届
1、《尘埃落定》作者:阿来
描写一个声势显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和汉族太太生了一个傻瓜儿子。这个人人都认定的傻子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却有着超时代的预感和举止,成为土司制度兴衰见证人。
2、《长恨歌》作者:王安忆
讲述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怨动人,跌宕起伏。四十年代,还是中学生的王琦瑶被选为“上海小姐”的第三名,被称作“三小姐”。从此开始命运多舛的一生。
3、《抉择》作者:张平
小说对腐败分子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对社会上存在的花钱买官、公款嫖娼、行贿受贿、拉帮结派搞圈子等腐败行为进行揭露和抨击,真实地再现了主人公李高成痛苦的灵魂搏斗与抉择,扣人心弦。
4、《茶人三部曲》作者:王旭烽
作品展示了杭州一个茶叶世家的兴衰沉浮,着重通过忘忧茶庄三代茶人的命运悲欢的展示,对茶的精神、茶人精神的透视,演绎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
第六届
1、《张居正》作者:熊召政
作品以清醒的历史理性、热烈而灵动的现实主义笔触,有声有色地再现了与“万历新政”相联系的一段广阔繁复的历史场景,塑造了张居正这一复杂的封建社会改革家的形象。
2、《无字》作者:张洁
小说以女作家吴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她及其家族几代女性的婚姻故事,饱含了女性的自省及对真爱理想的追求,并毫不气馁地呼唤着人类精神家园的根。
3、《历史的天空》作者:徐贵详
作品叙述了以梁大牙、陈墨涵为代表的一代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文化大革命直至新时期的生命历程。
4、《英雄时代》作者:柳建伟
小说描写了两兄弟不同的情感经历和商战中的诡谲风云,正面揭示中国转型期的主要矛盾,重点探讨信仰危机、价值标准多元化无序等现实问题对当代中国人的命运产生的全方位影响。
5、《东藏记》作者:宗璞
小说描写明仑大学南迁昆明之后孟弗之一家和师生们在国破家亡、居无定所情况下的生活,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人生态度、人格情操和价值取向。
第七届
1、《暗算》作者:麦家
讲述了具有特殊禀赋的人的命运遭际,书写了个人身处在封闭的黑暗空间里的神奇表现。破译密码的故事传奇曲折,充满悬念和神秘感,于此同时,人的心灵世界亦得到丰富细致地展现。
2、《秦腔》作者:贾平凹
以一个陕南村镇为焦点,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中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传统格局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被称为“一卷中国当代农村的史诗”。
3、《额尔古纳河右岸》作者:迟子建
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小说以小见大,以一曲对弱小民族的挽歌,写出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某种悲哀。
4、《湖光山色》作者:周大新
小说写的是春种秋收、择偶成家、生病离婚、打工返乡、农村旅游这些当下农村日常的生活事件,展示的却是对人性嬗变、历史遗产和权力动作的崭新思考,表现了一颗高贵灵魂在乡村剧变背景下的惊悸和固守。
第八届
1、《你在高原》作者:张炜
主要讲述一批上世纪50年代出生人的经历。围绕主人公宁伽不断探究父辈及家族的兴衰、苦乐、得失和荣辱,在广阔的背景下展示当代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质。
2、《天行者》作者:刘醒龙
讲述了一群在贫苦生活中无私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民办教师为求转正而发生的辛酸故事,也反映出被人们遗忘已久的乡村民办教师曾有过的艰难历程。
3、《推拿》作者:毕飞宇
以很小的切口入手,以一个推拿店里一群盲人的生活为中心,区触摸属于黑暗世界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对盲人独特的生活进行了透彻、全面的把握。
4、《蛙》作者:莫言
以从事妇产科工作五十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为线索,用生动感人的细节和自我反省,展现了新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揭露当下中国生育问题上的混乱景象。
5、《一句顶一万句》作者:刘震云
小说的前半部分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市区唯一能够“说的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分写的是: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的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出一走,延宕百年。
第九届
1、《江南三部曲》作者:格非
描写一百年来中国社会、历史、知识分子等问题的系列作品。
2、《这边风景》作者:王蒙
小说以新疆农村为背景,从公社粮食盗窃案入笔,用层层剥开的悬念和西域独特风土人情,为读者展示一幅现代西域生活的全景图。
3、《生命册》作者:李佩甫
主人公是一个从农村走向城市的知识分子,从乡村到省城,从省城到北京,再从北京到上海,一路走来身份也从大学老师转变为“北漂”枪手、股票市场上的操盘手,及一家上市公司的负责人。
4、《繁花》作者:金字澄
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
5、《黄雀记》作者:苏童
讲述一桩上世纪80年代发生的青少年强奸案。通过三个不同的当事人的视角,写他们后来的成长和不停的碰撞,主题涉及罪与罚,自我救赎,绝望和希望。
第十届
1、《人世间》作者:梁晓声
讲述了一代人在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温情。
2、《牵风记》作者:徐怀中
金戈铁马与诗书礼乐交相辉映,举重若轻而气势恢宏。
3、《北上》作者:徐则臣
以杰出的叙事技艺描绘了关于大运河的《清明上河图》。
4、《主角》作者:陈彦
一个秦腔艺人近半个世纪的际遇映照着广阔的社会现实。
5、《应物兄》作者:李洱
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生活与知识、经验与思想、理性与抒情、严肃与欢闹相激荡的独创性小说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