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组织“希望之光”丽水云和帮扶对接研讨会
为深入贯彻省委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的策略部署,落实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依据浙江省科协《关于组建山区海岛县“希望之光”组合式人才帮扶团的通知》要求,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作为丽水市云和县人才帮扶团的支撑学会,于9月14日组织召开“希望之光”丽水云和木制玩具产业帮扶对接研讨会。研讨会由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副秘书长范倩怡主持,云和人才帮扶团领衔专家、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工业设计分会会长、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吴群,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梁玲琳等作为人才帮扶团代表出席研讨会,丽水云和县组织部长黄伟杰,云和县科协主席蓝丽芳,云和县人才办专职副主任杜梅斌等当地干部参与研讨。


“希望之光”组合人才帮扶团与会专家代表与丽水云和当地领导干部代表主要就未来三年,云和木制玩具产业的发展如何进行人才引进和培养、如何优化数字管理、如何打造“木玩+”系列新兴业态、以及如何提升产业平台,促进木玩文化输出等重点内容展开交流研讨。

云和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黄伟杰
会上,云和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黄伟杰介绍:木制玩具是云和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历经四十多年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云和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木制玩具创制、出口基地,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木制玩具之乡”和“中国木制玩具城”。

云和县科协主席蓝丽芳具体介绍说:云和有近2千家的木制玩具企业,企业发展的侧重点、方向都不一样,企业员工以外来人口为主,最近半年受环境影响也比较大,企业的发展形态相对比较粗放,比如对边角料的二次利用,和新产品的迭代开发理念相对比较滞后,希望专家团可以多去看看,深入企业进行精准帮扶。
云和县人才办专职副主任杜梅斌认为当地迫切需要组织人才培养,更新发展理念,进行产品转型,融入文创设计等。参与本次对接研讨会的丽水云和干部代表都希望人才帮扶团能够切实帮助当地建立起完善的木玩产业链,同时组建项目对接、成果转化机制,使得云和县木玩产业的素质和体量实现更好增长,并赢得持久稳定有效的合作关系。

“希望之光”组合人才帮扶团领衔专家、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工业设计分会会长 吴群
“希望之光”组合人才帮扶团领衔专家、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工业设计分会会长吴群首先向参会人员介绍了专家团成员的情况,回顾前期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组织专家服务团走进云和县,开展木制玩具产业调研,初步了解云和木玩产业发展现状,并针对今天研讨会上当地提出的这些实实在在的产业发展迫切需求,吴群教授强调,后期专家团将安排团队抓根企业,搭建好“培育集训式+项目专家式+系统导入式+阶段实施式+答疑辅导式” 的陪跑式服务平台,帮助企业用品牌化和专业化两条腿走路,让更多上下游企业和专家团队了解云和木玩,寻找合作契机。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 梁玲琳
专家团代表,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梁玲琳,十几年关于儿童教育创新和教具创新,建议链动两地高校帮助企业做一些新的尝试和探索,也可以发挥自身团队力量,结合当地木玩产业布展、组织设计比赛等,还可以组织业内对全省木玩产业做一些前瞻性研究,使这一产业赛道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从而对云和木玩业产生更持久和深远的积极影响。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阮超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阮超是丽水人,对云和木玩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她建议从包装设计入手,打通从设计、生产到品宣的全流程,用更现代、更时尚、更富有设计个性的手段去打造一个更富有时代特色和当地特点的丽水云和木玩概念。

作为“希望之光”组合式人才帮扶团的支撑协会,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副秘书长范倩怡在发言中也表示,协会可以提供相关资源,与当地合作开展人才培训、技能培训及垂直产业类培训等服务,将尽能力帮助对接上中下游的产业链资源等。
未来三年,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作为“希望之光”人才帮扶团的支撑协会,将组织专家组成员持续深入山区海岛县开展服务工作,积极梳理签约落实帮扶内容,以促成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协同创新云和木玩产业。
参与本次“希望之光”丽水云和木玩产业帮扶对接研讨会的有:

-END -
策划/夏梦青
编辑/夏梦青
设计/张力天
审核/章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