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青马·逐光”:炫彩百年,润物润心
壁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曾被广泛运用于建筑的装饰和美化,是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点睛之笔。“青马·逐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副队长陈佳丽代表队伍前往北流市萝村寻找百年壁画,看壁画中的百年古树、古风、古韵。
壁画广义上是指绘制在建筑物的墙壁上、岩石或洞穴壁上的图案。传统建筑壁画指绘制在传统建筑物或构筑物墙壁上面的画。在北流市萝村的古建筑中,雕梁画栋计有32处,共长175米。墙体上有壁画的古民居17座,有壁画近300幅,面积1033平方米,具有典型明清建筑风格的古建筑13座,具有西洋风格的洋楼2座。萝村传统建筑壁画主要以寓意吉祥的静物、动物以及具有教育引导作用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诗词歌赋为题材,绘画内容不但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表达了萝村人们从古至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同时还展示、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使人得到心灵上的熏陶。有“麟吐玉书”壁画,“五代同堂”壁画,龙纹壁画最为经典,此类壁画由内至外的结构分为了画心,内画框,外画框,花边四部分。其中“麟吐玉书”壁画绘制于清朝时期,画面中两只麒麟各驮一童子,前足腾空,口吐玉帛,谓之“麟吐玉书”,寓意祥瑞降临、圣贤诞生。
“五代同堂”壁画同样分为画心,内画框,外画框,花边四部分。画面色彩丰富,笔触刚劲有力,壁画创作中使用的颜料多为矿物质颜料研磨而成,历时数百年依旧清晰可见,丰富的色彩和刚劲有力的笔触把“五代同堂”图表现的栩栩如生。
传统龙纹壁画是生命的象征、皇权的象征,有着主水、通天的神性。龙纹不仅作为壁画广为应用在建筑内部,在瓷器,服饰,玉器中也颇为常见。在民俗文化中有着吉祥安康寓意。
从远古时代的岩画、地画,到封建王朝的各类壁画,精神性贯穿始终。作为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图腾崇拜形式之一的岩画.从某个意义上说就是人类精神的高度体现:祈求风顺雨顺.祈盼人丁兴旺等等,刻录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壁画作为由岩画演变而来画种,中国古代壁画艺术,兴起于汉晋、盛于唐宋、延至明清。民间壁面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在社会、宗教、建筑、美术诸多方面都有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次通过寻找和参观萝村壁画,不仅看到了他们在建筑和美术方面的造诣,更感受到了百年来萝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