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游记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年鲜有机会去外地执行任务。即使去了,也大概率只是关在营地里执行主线任务,基本上不太可能有时间和机会去执行支线任务了——比如这次合肥之行。因此,本文还能不能称作“游记”,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相当可疑了。
饮食篇
“我说,”
“什么?”
“都上米饭了,怎么没有咸菜啊?”
“唔,好的,马上上点咸菜。”
这段对话发生在同桌吃饭的当地人和服务员间。就算不是早餐,且桌上还有很多炒菜,想要点咸菜下饭也不是不能理解。但听他们的对话,极其自然,似乎在合肥,咸菜至于米饭,就如同焦圈之于豆汁、黑胡椒之于烤牛肉、西红柿酱之于炸土豆条一样。其中的奥妙委实难以掌握,也不知道是不是咸菜在整个合肥都是米饭的标配。
出行篇
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坐了两次合肥地铁,虽是初次,但购票、刷闸一气呵成,看来全国的地铁票务系统都差不多,使用起来毫无障碍。合肥地铁也是B级鼓型车,六节编组。内部装饰和我们这里大同小异,如果在车上睡迷糊了,猛然醒来,大概想不起自己再哪里。
在进出地铁的扶梯上,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右侧站立”的说法可能只在北京才有,我去过的有地铁的城市,均没有发现这个说法。而且,即使是在北京,右侧站立的说法也遭到挑战,反对者主张,单侧站立会导致受力不均,增大机械的磨损。但我觉得,右侧站立还应当坚持,一方面提高了个体效率,另一方面,相当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总人数增加了,避免人员淤积,也是提高了整体效率。代价是设备磨损变快,那快就快吧,设备本来就是要用的,定期检修便是。相当于是为效率提高支付的成本。
购物篇
说是“购物”其实不准确,因为我什么也没买(着)。时间短,主线任务压力大,没什么机会去购物,最后一天的晚上溜到超市转了转,发现货物都很常规,没有什么是只有合肥才有,或者只有在合肥买才地道的。旅游城市的超市,总有一两个货架摆着本地特产,然而合肥大概不是旅游城市——至少我去的那家超市,似乎就没有考虑过“本地特产”这样一个商品门类。
虽然时间短暂,也没法执行支线任务。但还是有些琐碎的感受。如果执行了支线任务,这些琐事大概就会忘掉了。比如,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和台风搭上关系了。对我而言,台风只是电视新闻里播的,发生在遥远的地方的事情,从未亲身经历过。这次去合肥也未以为意,餐桌上听别人谈,才知道台风逼近,但在200公里外的地方转走了。还有,由于主线任务压力较大,合肥的菜我也没由吃惯——所以,一度将速冻包子视为珍馐——偶然吃了一个叫做罗氏虾的菜,觉得真好吃。炒的时候显然加糖了,所以我也不知道这就是罗氏虾的正统做法,还是几种吃法之一。总之是这几天吃到的最好的新菜。
202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