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带来的震撼
一直想着要去内蒙古大草原上走一趟,今年这个夏天本是提上日程的,但因为YQ原因只能再等等,而在特殊时期不能追寻诗与远方的时候,我觉得找一本相关的书来看看也是一种旅行的方式。当起初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正好看到书中主人公原型逝世的消息,默默地打开书开启阅读旅行,一打开这本书就被吸引,有种舍不得阅读又迫不及待地想要读完的矛盾心理。我想还是慢慢品味吧!
书中讲述的是生活在中俄边界额尔纳河右岸一个游猎民族一鄂温克族,他们喝着驯鹿奶茶和自酿酒,吃着猎来的野味肉,住着希楞柱,信奉着萨满和各路神明,驯鹿是他们民族伙伴,因追寻着驯鹿而不断搬迁,见证着森林里的一年四季、见证着百年来氏族的猎民的走向、也见证着大兴安岭经历过的抗日战争,中苏关系破裂,初开发,大规模开发后的变化。紧随着的也就是这个原始民族被现代文明冲击带来的变迁。
他们对大自然怀揣敬畏,热爱大自然中山川河流,敬重生命。萨满为了他人的生命不惜一次又又一次的献出自己孩子的生命,纵使心中再痛再不舍,也毅然的选择拯救他人。他们生活的单纯直接,高兴了跳起篝火舞,难过了喝酒吹木库莲,他们无论遇到什么,从来没有放弃过,一直在顽强的生活。享受大自然馈赠的同时,也得到了自然的侵害。故事中那么多人的死亡,看的真的是让人揪心,无论是年轻生命还是拥有才华的人,上天没有眷顾,但主人公讲的却是平静,波澜不惊,就是娓娓道来一个接一个人物的故事。鄂温克族平淡简单的氏族生活,却能带来精神和内心的充裕。印象最深的就是依莲娜反复穿梭于山上和城市,也许在山上她才可以找到内心、精神真正的放松和充足,也更可激发她创作的灵感。迟子建在书中的语言优美,描述细腻形象,但给人的感觉是铿锵有力,读完让我对山川河流,对日月星空,对清风雨雪,对森林动物,对生命有了更多的敬畏,感觉他们都是有生命,有灵语的。可以让你忘却外面嘈杂的城市声音,好像你也已经驻足于这片森林,看到了驯鹿在舔盐碱地,看到了一片片的苔藓,野生百合花,看到了一条条靠人双脚和驯鹿走出来的小路,看到了希楞柱,看到了流淌着的一条条无名河流。。....享受着简单平淡的生活,洋溢着幸福知足的笑容。我想我一定要去趟草原,去看驯鹿,去看希楞柱,去大自然馈赠的辽阔,去继续追寻我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