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因印象
意大利假期取消之后,不甘心今年夏天什么地方也没去,所以疯狂地找美国国内可以旅行的地方。很快就决定去新英格兰海边一周。毕竞还是夏末,北方比较凉爽, 二来比较方便,飞过去一个半小时就到了。而且不用出国,万一身体不适也知道怎么应付。
上周六飞到波士顿,取了租的车,就开始向北进发。明显感到海边空气的清凉。路上有些树叶已泛黄, 但要看满山红叶还得再等三四个星期。

第一站是缅因州的波特兰。提起波特兰,大家都会想到西海岸俄勒岗州的波特兰,以自由左派的政策和美食闻名。那里又是大名鼎鼎的耐克公司总部所在地。但那个城市是以缅因州的波特兰来命名的, 这又是一个青出于蓝的例子。
缅因州在美国最东北角,人口稀少,才一百多万人。波特兰是州里最大的城市,人口才不到七万。州里大多数人口集中在南边,沿海岸线座落好些各有特色的海边小镇, 州的北部苦寒地段,还是大片的森林。但人少的好处是一路上看不到千篇一律的沃尔玛和开市客之类的大盒子商店(big box store), 这里的城镇也没经历别的大城市的“郊区化”过程, 城市中心还有很多居民和商店, 呈现别处少见的生气。
我们住在波特兰市中心的旅馆,是以前一家报社大楼改建的。楼建于1923年,在全美报业全面不景气的2010年将大楼卖了,报社不断裁员,搬去城外。但旅店里还保留报社的历史,大堂的一面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古早打字机,地毯的设计也是各种活字字节拼图。

我觉得波特兰人活得很从容。波特兰市中心几条街道布满了咖啡馆,饭店。高质量的各国风味都有, 韩国, 日本, 中东的吃处遍布全城。 好多店都飘扬着彩虹旗和跨性权旗. 缅因州对难民也很友好, 他们一来就可以享受州里的福利, 所以近年安置不少中东和非洲来的难民。这个城市给我的感觉就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过自己的生活, 人们尊重你。外面喧嚣的争吵, 关于经济衰退,通货膨胀,这里都感觉不到。
缅因州是波士顿人的后花园,夏天是旅游业旺季。有的度假人租了海边的房子, 也有的以波特兰为据点, 每天开车去别的地方逛。我们也选了第二种模式, 因为在大一点的城市有更多的旅馆饭店可供选择。
缅因最出名的产品就是龙虾。可以吃整个龙虾, 但很费事, 所以他们代表性食品是龙虾卷(lobster roll), 一块烤脆的面包卷虾肉。在路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小店外面排长队, 都是大家去网红店打卡。其实味道差不多, 很难分出谁的更好。因地制宜,这里的各国饭店都用龙虾做原料。法国普罗旺斯的海鲜鱼汤(boullabaisse), 这里会加龙虾。日式拉面, 这里也加龙虾,在亚洲饭店里还有龙虾春卷, 龙虾炒饭等等。

这里的海岸特别陡峭,遍地巨石,海水也是青绿色,不像南方那种阳光沙滩蔚蓝海岸。在以前居民以捕鱼为业的时代,每一次出海都可能生离死别。缅因州的海岸线上也布局很多灯塔,引导船只回家。光是波特兰海湾附近就有五座灯塔,我们开车去看了四个,其中最大的是波特兰塔(Head Lighthouse), 风景也最美。灯塔已废弃, 但塔座上刻着历年来守塔人的名子, 可以想象他们孤寂的生活, 塔旁还有一座小纪念碑,纪念在这附近遇海难沉船的名字。从古到今,人与自然的斗争有胜有失,联想到最近的热浪山火,自然最后总是占上风。
在这块海天地交接的地方,很容易产生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所以缅因州有很强的文学传统。美国早期诗人朗费罗(Longfellow)就是波特兰人, 他曾在附近的鲍登学院(Bowdoin College)读书任教,现在波特兰市和学校里都有以他命名的广场建筑等。《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斯托夫人在鲍登学院时写的。当代住在缅因的作家最有名的是斯蒂芬。金。 这里漫长的冬天,无边的森林,咆啸的海岸,可能给他的各种恐怖小说提供的不断的灵感吧。
这种文学灵感在缅因随处可见。我们坐在Camden 海湾,面对豪宅游艇,觉得这是小说的好地点,就开始构想一个在鲍登学院的泰国学生, 夏天在独自一人徒步旅行途中,被在这里度假的纽约银行家绑架作性奴的故事。

玩笑之外,这里确实也激发别人的诗性。 在波特兰双塔公园里 (twin-tower state park), 面向大海有一排椅子, 椅背上有一些纪念牌,纪念过世的亲友的。 有一个叫Ann Perce 的母亲,我猜想她生前经常来这里坐, 她的牌子上刻着她对她孩子们说的话。“每当你们听到风声,被浪花打湿, 或是感到阳光的温暖,那其实是我从云端的拥抱。” 摘抄如下,作为我对缅因的印像。
“May the winds swirl my love around you, May the crashing waves spray my love onto you, May you feel the warmth of my soul from sun, And my embrace from the sheltering of the clou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