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记
查看话题 >想像荷兰
推荐一个摄影展———想像荷兰,近期在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上演。推荐理由:主题鲜明多样、有思考空间简单说说几个看点:
📹马维尔·哈里斯:内心之旅
「破碎、真诚、愈合、自我探索。荷兰摄影师马维尔·哈里斯以自传式摄影邀请惯着一同踏上内心之旅,以摄影为疗愈、成为与他人的联系,实现最终的自我解放。画册坦诚记录了马维尔身体上从女性向男性的转变以及他与自闭症、饮食失调和抑郁症斗争时的复杂心境。」作为本展主打,非常具有感染力。从艺术疗愈的角度来说,马维尔是成功的。摄影作品作为自我肖像——马维尔以自己的照片、身体和手部特色作为媒介,展现了一个非常纯粹、无所遮掩、真诚的角色,告诉观众他的私人世界和真实情绪。他照片的力量在于,建立了一个当下的疗愈所,虽然表达的是自我的情绪,但同时又扮演倾听者,拉上审视照片的你,一同在这个当下的疗愈所释放情绪。站在时间维度上,摄影又会提供一个「从远处看到自己」的视角,当下情绪的记录,也是时间长河中自我探索的一个阶段。手部特写很多摄影师都热衷对手进行特写,马维尔也不例外。手,具有创造力、延展性、代表了希望和可能性、能兼具温柔和坚强的元素,又能灵活融入周边环境或者承接光影。



📹如何在拍摄中选择角度
#在几乎每张照片系列中,摄影师Erik Kessels通过被拍摄对象的一些动作特征进行从摇篮到坟墓式的记录。

幽默是一股暗流,也是人生中值得捕捉的角度。正如摄影师Erik Kessels接受采访时所说「我们被淹没在漂亮的创意作品中,它们技术娴熟且经过高度的修饰。但或许,普通人的创意比它们更有启发意义。」



📹跟时代接轨的“健康”话题
《保持健康》位于展馆进门处,是摄影师波林·奥斯登在阿姆斯特丹新冠爆发时拍摄的15个视频短片。作品展现了人们在新冠中寻找新的方式与他人、与周围重新建立联系。

让我想到今年在上海拍到的百年一遇景象


类似主题作品还有占据展馆一大片蓝色的来自Johannes Bosgra 的作品《喃喃》——百万只鸟有节奏地飞过深蓝色的天空,并在画面中留下如同音乐律动般的细小剪影。「博斯格拉被这群椋鸟的舞蹈深深吸引,它们的编舞有着抽象的、绘画般的质感,于是在2020年3月 Covid-19大流行之初他创作了这个系列作品。在博斯格拉的抽象图像中,他庆祝着椋鸟种群数量的美丽爆发,并希望以作品为契机,引导人们讨论大流行病的起源和为创造更好的环境、预防大流行病作出贡献的方式。」



📹一些作品带来的哲思
除了马维尔,本次展上个人最喜欢的是来自Viviane Sassen 的单声道投影作品,选自她的摄影集《急驰》。「摄影师通过一系列发人深省的方式,将影子作为焦虑和欲望的隐喻;作为记忆和未来希望的象征;以及作为想象力和幻觉的召唤。」跟随作品解释的引导,不禁让观者产生一系列问号。
焦虑、欲望、记忆、未来,这不就是在隐喻小我么?
所以影子代表的是小我?
小我不能代表本我?但小我不可否认又是一个浪漫的,想象力和幻觉的母体
本体通过阴影投射在外的是小我,那大我呢?
可能大我,即是Viviane 传递的摄影哲学本身

最后碎碎念一些其他作品

© 本文版权归 Cross the Edg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