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活让你学会了哪些技能
查看话题 >多会才能实现韭菜自由?!
夏天度假去见好朋友时怨念:“我今年到现在可都还没吃上一口韭菜饺子呢!人都说春韭,春天的韭菜才最鲜嫩,可现在都要八月了!” 好朋友扭过头非常郑重地对我说:“你现在说话的口气真的和老人家一模一样,因为没按时令吃上个啥抱怨,真是讨打。”
我哈哈大笑,人在海外还想按时令吃上国内的蔬菜瓜果美食之类,可不就是够欠揍嘛。今年的荷兰亚超与往年不同,上半年很少见到大包装本地种植的韭菜,只有零星做调料的泰国进口韭菜,非常贵,250G才5根就要1欧5。这哪能吃得起,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我就这么着每次带着盼望的心情去超市寻寻觅觅,但次次落空,冷冷清清。而按时令吃饭除了和年龄,也和地域有关系。国内南北差异巨大,自然每个季节不同地域会盛产不同的食物。我从小在山西南部小县城生活,本地物流并不算特别发达,所以菜市场大部分是附近农村自家种植的蔬菜和水果。
记忆中从春天开始就会有嫩得掐出水的韭菜和槐花。我妈包的素馅韭菜鸡蛋饺子里面喜欢放剁得碎碎的红薯粉条,因为粉条滑溜不好包,但吃起来却有Q弹地口感。姥姥包的韭菜饺子喜欢放虾皮,或者猪肉碎,所以吃起来更咸,也有点海味。而槐花是我妈妈的最爱,她喜欢槐花的香甜,会把槐花做成“Gulei”,这两个字是我们本地土话,至今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写。槐花gulei,就是把干净的槐花掺上白面粉包裹均匀后上锅蒸,蒸好出锅后要烧热油炸辣椒花椒,再把热油淋在gulei上,呲啦啦一声很提食欲。
入夏后,各种水果轮番上市。五月中是草莓,我们本地农户的草莓虽然个头小但酸甜可口汁水多,一般2块5一斤,我一个人能旋两斤。农贸市场里经常有老头老太带着竹筐卖,通常妈妈都会去照顾一下生意。来了欧洲后超市里买的那种大个草莓看着红彤彤长得漂亮又规整可完全没啥草莓味,令我很是失望。六七八月就是是杏、桃、瓜的季节,我妈总爱用“桃养人,杏伤人,柿子树下埋死人。”教育我。一开始我不明白,小时候姥姥还住在农村的时候,村里有一棵特别高的柿子树,我就以为是有人在上面吊死了,给自己吓得不轻。而本地的黄杏成熟后个头小但软软的酸甜可口,杏核砸开还能吃杏仁,我就每天嚷嚷着来一斤,但我妈因为自己喜欢吃桃经常自己买了桃不买杏。桃我也爱吃,但桃子品种繁多,有我妈的最爱软嫩多汁的毛桃,长得扁平的蟠桃,口感脆爽微甜的油桃,以及甜度适中从中间一掰就开离核桃“大九宝。”我妈喜欢买毛桃也是我们常说的水蜜桃,但是她又对毛过敏,不带橡胶手套洗的话就会发痒,就这样也止不住她一天最少吃两个桃的决心。

夏天的瓜品种繁多,人人都爱吃薄皮大西瓜,有的爱吃沙瓤有的爱吃水多的,但无论哪一种从中间用勺子挖一口吃都会开心得飞起来,在欧洲只有去土耳其人开的土超才能找到类似口感的西瓜。比起小时候老爸20块钱买一麻袋四五个瓜回来,土超的瓜就贵很多了,一芽3-5欧,好在这一芽比较大,也够2人吃一天。除了西瓜,还有本地的香瓜,果香四溢,长相椭圆带纹路,有软面的有爽脆的,全凭运气,掰开后去籽,一口下去就是半个。
入秋后瓜果落幕,如果还有菠菜,那在我们家最常做的就是菜卷。我妈从小在农村长大,和面得技术了的,基本可以做到“三光”:盆光,面光,手光。做菜卷就要用长长得擀面杖做出好大好大一张皮,把调好味道的菠菜鸡蛋均匀地撒在面皮上,再把面皮从边边往内部卷起来,形状很像北京名吃——肉龙。最后把一条菜卷放在蒸屉上蒸个20分钟,出锅切成段加点辣酱,醋,别提多香。而我们山西作为面食大省也少不了各种面条。我每次回家都会点名要吃豆角焖面。豆角用“白不老”最好,肉多,豆子大。在家摘豆角是我的工作,掐头去尾,再把中间那条线撕掉掰成几段扔进竹筐。有时候我掰得段比较大,还会被我妈批评说我就爱糊弄。看来我这糊弄学从小就深得精髓。我妈喜欢把豆角和提前做好红烧肉炒香后再放水,水没过菜后,再上面均匀铺好细面条,盖上锅盖焖15分钟。我朋友妈妈喜欢豆角焖面里放西红柿,做出来也别有一番风味。家常菜就是一家一个样,好吃就行,没有特定标准。
北方冬天冷,新鲜蔬菜靠大棚,只有土豆白菜能屯,不少外地人看到东北屯白菜一屯就是几十斤,很是震撼。我们家这边也会屯,但规模实在比不上,住楼房也没地方放成山的白菜,顶多买够一个星期吃的就行了。如果说北方冬天因为蔬菜缺乏把酸菜,土豆,白菜,洋葱混着各种肉类包成饺子包子,那另一个妈妈们变着花样做饭的就是炸面食:炸麻花,炸麻叶,炸丸子,炸馓子,炸藕盒,各种能炸的东西也丰富了冬天的食谱。
不想一个韭菜鸡蛋饺子能勾起我这馋虫绵绵不绝的家乡回忆,我妈也总说:“在外面的人倒是不思乡,胃思乡。” 小半月的意大利度假,虽然火腿咸香,帕马森芝士奶香浓郁,各种肉酱面也颇对胃口,但时间久了,我还是想能吃顿对口味的中餐。

下飞机后先去中超买菜,竟然惊喜的发现了久违的韭菜,虽然看上去如此粗壮,有点长老了,也不管那么多,买回来就开始忙活:择菜,洗菜,晾干,切碎韭菜和粉丝,炒鸡蛋,用五香粉,耗油,盐拌好馅料就立马包起来。一个人站在厨房里忙了一下午包出近70个饺子。累得腰酸背疼也顾不上,立马下锅煮起来,热腾腾配着醋和香油吃了20来个。胃满足了,心也满足,但就怕一次吃完了下次想买韭菜又买不到。 所以我整天就琢磨着给我男朋友的小花坛种上韭菜,那样就可以割一茬吃一茬,割一茬吃一茬,但都被他义正言辞地拒绝。毕竟荷兰人家后院种花的比比皆是,种菜的可就屈指可数了。
我这个馋虫不免琢磨要自己搞个花盆,明年春天在阳台种起韭菜,西红柿,西葫芦什么的,这样既能一解乡愁,也能在通货膨胀高企的今天省点菜钱,虽然我熊熊燃烧着农耕文化的魂,但毕竟没有实践过, 所以不免感慨漂泊海外的华人,多会才能实现韭菜自由啊?!

感谢转发,点赞,关注!

王小猫可爱多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平等开放”的荷兰,女性是否真的经济独立,生活自由? (36人喜欢)
- "抠门"的荷兰人一年能攒多少钱?!你达标了吗? (21人喜欢)
- 2024书单: 虚实之间 (11人喜欢)
- 要赚多少钱,才能在荷兰买一套房? (9人喜欢)
- 中荷对账:阿姆斯特丹VS北京,生活成本大比拼 (3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