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没有农村社会学这样一个分支学科?
学院要开某个会议,是关于农村社会学方面的,我帮导师在邮箱里整理了一下会议的投稿,在整理时我发现投稿五花八门,各个专业的都有,真正是社会学专业的只有一两个,似乎能跟农村研究沾点边的都来投稿蹭会。我心中不免感叹,农村社会学的门刊也太低了。
对于一个学科而言,它必须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学术共同体广泛承认的理论体系。以组织社会学这样一个分支学科而言,它自然是要追溯至迈耶、罗恩1977年发表的论文“Institutional Organization: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制度化组织:作为神话和仪式的正式结构)一文,关于组织研究形成了以效率逻辑、合法性逻辑与路径依赖逻辑为主要理论视角的研究传统。
而在农村社会学的相关研究当中,我们则很难找到这样一个理论脉络。在农村的研究当中,虽然已有很多影响很大的作品,李怀印、黄宗智、萧公权等人做出的研究已经享誉世界,然而他们的研究很难说能够算在社会学的话语体系之内,而是一种历史学的研究范式。
国内尽管有以贺雪峰为代表的华中乡土派,然而他们的研究方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被群嘲,相关的学术观点实际来看已经破产,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实际上沦为了关于农村问题的研究。
社会科学天生就是为解决现代化、城市化问题而准备的,对于农村的关怀是薄弱的,这就导致了社学术研究很难认祖归宗,以至于大多数的农村社会学研究其实是在讨论经济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