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14.祂和人类赋值假说
“我们是由星尘构成的。” Maggie Nelson
我们诞生自盘古尸化后分解的物质,我们死后,也将如盘古般尸化分解崩裂,成为新生之物的基质。
如果人类可以被赋值的话,其数值应该在这样一段区间内:0.5 ≤ x <2。
0.5代表生而有之的肉体,即物质之我。随着人类生长,肉体基值上加减的是“灵魂”的重量,亦即精神之我。
在世俗世界,社会主流的刻板模式认为,人应当达到的最小数值是2。2是1加1所得,2是圆满之数。这就是最小单元的家庭应该达到的值。传统社会排除了独身家庭和其他家庭的选项,并宣判这是“不正常的”。
现实当然不能事事如他们所愿。一个人开始审视自身,对自己和他人的联系发生好奇时,就变成一个大于1的数。在常常思索、认真生活的人身上,灵魂溢出是极为常见的现象。精神之我的占比开始大于物质之我,犹如酒液溢出盛它的容器。大于1人不喜欢被传统束缚。
不过,在我眼中,强大之人并非无限接近2的那群,而是在1.5左右摇摆的那群。某一个体所永远无法达到的极限是2。无论多么强大的个体,也无法否定协作与帮助的力量。他人是超越的存在,你身上存在一些空隙,永远无法被自身修补,那是留待他人联结的插口。数值1.5的人,深知这一点,并欣然接受,愿意探索人类间相互的关系与共存的模式,这是充满勇气的冒险之心,反向证明了对自身坚固、强大的信心:“我是他人无法摧毁、消灭、全然驯化或改变的存在。”
那永远无法满值的0.5的缺口,1.5人选择让与自己发生联系的人随机赋值。有时它像剃刀,划伤自我,1.5变小了,但只变小一点点。有时它像香槟,满是泡沫多多倾入本我容器,二氧化碳散逸后,留在容器里的残余液体让1.5变大一点点,只一点点。
1.5并不畏惧数的波动,因为本我足够坚强,又是有韧性的活体,波动才是自然状态,是健康的表现。1.5并不强求变成2,有些事会选择更省力的方式请他人帮忙解决。一味追求达到2,0.5的物质之我将难以承受向1.5逼近的精神之我,或将导致崩塌损毁。承认自我的不足与缺陷,正是“认识你自己”中重要的一课。强大并不意味着无懈可击,强大是胸有成竹、应对得宜。
数值为0.5 ≤ x <1的人,无法独立存在,他们以他人为支点。数值无限接近2的人,有太强势的自我,这使他们的视线大多朝内,鲜少向外去观察和理解他人,这一类人的强大是冷漠单调的强大。
要努力尝试成长为1.5人,即使明知将遭受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