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螺寺游记
从一两个月前就开始计划,然而直到刚过去的这个周六(现在已经变成上上周六了,到现在已经变成一个月以前了)才真正付诸实践。之前计划是打车的,周五商量行程时,同事突然提出打车去的话回程不好解决,灵机一动决定报一个周边一日游。于是火速下单,但导游还是说只剩两个位置了,我们有三个人,只好再找另外的团,甚至做好了再拖一周的准备。快十点的时候突然接到导游电话说位置够,新增了一辆小一点的车子。没想到直接从豪华大巴将成了一辆小破车,可以做14个人的那种。当天早晨看到的时候真是惊呆了,但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从座位上来说肯定是大巴车会更舒服一点的,小客车后排坐四个人实在是太挤了,但是小客车开着空调也可以开窗,对于我这样讨厌密闭空间的人来说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当天天气特别好,没有太阳的阴天,格外适合野游。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买票进了门。此次行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在寺庙里敬香拜佛,二是爬山。

红螺寺前后分为两个主要的院子,我们把每个佛台都拜了一遍。寺庙提供三种红、棕、绿颜色的香,我们啥也不懂,看着棕色最为虔诚,于是拿了棕色,拜了两处才想起来拿手机查一下,发现红色表示喜庆,棕色表示尊敬,绿色表示破灾,无意中倒是拿了最合适的颜色。
阴天里,院子显得格外幽深。院子外面的草坪被修剪得整整齐齐,俨然出自一位强迫症患者之手。草坪中间种着一两颗合欢树,正是开花的季节。树不大,花也不繁茂,透着一股清冷劲。只不过,带着明显割草机痕迹的草坪总让人觉得过于西式,后来进了院子里,偶然发现一角菜地,荒草丛生中点缀着几株顽强生长的某种瓜类藤蔓,总算和我印象里的寺庙有几分相符了。



拜过一圈,我们开始向景区深处探索。沿着右手边的林间道一路而上,经过弥勒佛像,来到一处岔路口,一边写着“青春步道”,一边写着“健康步道”。犹豫了一下选哪一条,想着此时正年轻,还是选“青春步道”,况且看起来“青春步道”比“健康步道”平缓太多了,难道意味着保持健康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们选择的“青春步道”走了半天也看不到头,不知道是不是预示着我们能青春永驻。中途问了几位下山客,只道是不远,于是咬咬牙,坚持往上爬,越往上台阶越陡峭,最后一段阶梯仿佛在爬陡长城。


上山容易下山难,更何况是这么陡峭的台阶,下山我们果断选择了另一条更平缓的路,对比上山时的汗如雨下,下山一路可谓悠哉游哉,毫不费劲。
当我们沿着山路而下,逐渐到达山脚,却发现眼前的景色如此熟悉,原来我们的下山路正是“健康步道”。这不是巧了吗,健康和青春我们都要。回想当时选择,我们其实是看着“青春步道”比较好走才选的,没想到,这只是开头一段路的假象,“健康步道”实际上比“青春步道”好走得多。果然,青春该经历的苦难一点都不能少。
回到山脚,时间正好,坐车踏上回程,顺利到家。
这趟行程中还有两个小小的插曲。在寺庙中,每个佛堂前等着敬香的人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在其中一个佛堂前,我正排着队,后面突然”啪叽“一声,我一回头,原来是一位阿姨摔倒了,来不及犹豫,我赶紧上前想要老人,寺庙里的工作人员和其他人也都凑过来,纷纷拿出湿巾帮老人处理伤口。老人表示自己脚崴到了,暂时不敢动,像坐在地上歇会儿,工作人员表示寺庙有医务室,会有工作人员来把老人抬过去,于是我们便放心地继续参观。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突然想到”老人倒地要不要扶“这个问题,心里甚至有些后怕。然而真正在那样的场合下,似乎根本来不及思考这么多,周围的人也纷纷围上来帮忙,这样的氛围真的很好。回程下车点旁边就是核酸检测点想着没人排队正好做一下核酸。结果做完核酸,同时下车的一位小哥说他手机还落在了导游的车上,与他同行的女友没加导游微信,于是借了我们的手机联系导游去取电话。
这一路风景算不上惊艳,但是一些阴差阳错的选择、同陌生人之间的互动、举手之劳……还是让这次短短的旅途称心愉悦,希望心诚则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