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读书清单:刘瑜、伯格曼和《基层女性》
相较于看电影,读书更自由。可以直接在书上标记,不用专门拿个小本子;可以随地打开,没有音响环境的要求;可以随性停留思考,没有进度条支配的焦虑;可以延时看微信读书章节末尾的书评,不用被刷屏的弹幕转移注意力。
8月我读完了四本书,分别是刘瑜《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伯格曼《魔灯:英格玛·伯格曼自传》、王慧玲《基层女性》和安德斯·艾利克森《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一
《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
《可能性的艺术》是刘瑜发表在某平台上的音频课程的讲稿,名字来源于俾斯麦的一句话“政治是可能性的艺术”,作者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国家建构等问题进行了横向竖轴的比较,希望建立一个尽可能丰富的、完整的参照系,以此来定位现实。读者会了解血染的法国大革命,埃及的春冬之变,伊拉克战争,韩国民主之路等历史,也会思考“三难困境”、“平庸之恶”等名词,但是,企图从本书找到一个针对当下现实的确切答案或者证明既有的结论,都会落空,因为它要顺利出版。

最早看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便被她聪明、幽默、可爱的文风吸引,那本书多记录了她在美国留学读博的经历,是一个知识女性的成长史。再读《可能性的艺术》,能感受到刘瑜从学生心态到学者责任感的心理转变。依旧幽默,举例生动形象,依旧简洁,没有知网论文的难以卒读,依旧慎重,不会煽动情绪。五星推荐。
二
《魔灯:英格玛·伯格曼自传》
初看《魔灯》时我不太明白,1987年时伯格曼已经拍摄了那么多获奖无数的电影,戏剧导演作品在瑞典国家级剧院屡次公演,还曾提名过诺贝尔文学奖,一个功成名就的70岁老人,为什么还这么愤怒和痛苦?他诉说了因为父母要求严格而个性被压抑的童年,青春期略带欺骗性的初恋,多次失败的婚姻,与剧院的矛盾龃龉,媒体带来的负面困扰……也有许多快乐的日子,在马尔默剧院工作的八年,伯格曼每年冬季会排演三部戏剧,夏天拍一两部电影,自由自在,完全沉浸在集体努力创造的热情中,还有定居法罗岛,这个隐居憩息的理想场所,和他繁忙的工作达成了某种平衡。

从书中能看出,伯格曼对环境装饰,气味的记忆极其细致,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过目不忘,语言有画面感,;他对人的情绪个性把握准确到位,善于洞察人心;他对情爱和事业的追逐有种不被影响的执着,即使被外面骂得翻天覆地,他依旧能带几件旧衣服,唱片和茶杯租借一间公寓创作新剧本。细想下来,《魔灯》是本真诚敏感的自传,一个人有这么多的创伤,欲望和激情,所以才有那么强大的生命力和创作力。
三
《基层女性》
1999年,中专毕业的王慧玲来上海闯荡,卖过袜子,当过餐馆服务员,为了去工资更高的日料店打工,她自学了日语,又自学插画,30岁之后开始创业。目前她是一名热门女性话题的博主,在之前发表的一系列短视频基础上撰写了《基层女性》这本书。

本书分为37章,每章讨论重点讨论一个话题,遍及恋爱婚姻,工作事业,容貌焦虑,性别生育,婆媳关系等热点,标题简短直接,比如“20岁到30岁,这10年应该做什么”、“彩礼对于女性的意义”、“生活不在乎你的性别”等。同时,王慧玲结合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如何脱离糟糕的家庭,一步步独立打拼,不断主动学习,遇到挚爱Peter后一起创业,实现物质和精神双重自由的故事。
《基层女性》如果拍成影视,它的现实意义肯定大于《欢乐颂》等国产女性剧。这本书很自信,作者不试图面面俱到地去讨论一件事,她根据个人走过的弯路,把生活的经验和自强的方法明笃定地告诉你,全是大实话,直白且有说服力。王慧玲无疑是一个生命力旺盛,积极进取的人,让许多受过高等教育但思想上仍裹着小脚的人惭愧。不过因为脱胎于短视频,所以也有言论观点重复,部分内容煽情的缺点。
四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成为大师》
《刻意练习》作者艾利克森教授长期研究不同领域杰出人物的心理意识,思维习惯和行为举止,总结他们之所以杰出的原因,由此研创了“刻意练习”法则。本书总共9章,当我看到一半的时候发现有人标记过了,哦,原来我以前看过,为什么忘得如此彻底?于是我又刻意看了一遍。像大多数同类书籍一样,《刻意练习》由心理学知识+研究案例+方法结论三部分组成。它以1万小时定律作为引子,引出刻意练习这个话题,告诉读者并不是只要学习1万小时就可以成为行业专家,这只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科学研究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

科学的理论如下:
1、坚持多个周期的刻意练习才是提升最有效的方法。因为重复练习一旦自动化,就不会再进步,除非加难度,一个人遇到的挑战越大,他大脑的变化也越大,刻意练习可以改变大脑中的神经回路,以创建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而心理表征有助于找出规律,心理表征有助于解释信息,心理表征有助于组织信息,心理表征有助于制定计划,心理表征有助于高效学习。
2、边干边学,这样人们能容易熟悉练习的习惯,并思考如何练习。
3、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有可能,最佳的方法几乎总是找一位优秀的教练或导师。
4、如果没有导师,想有效地练习某种技能,牢牢记住以下三个点:专注,反馈,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