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冰可乐吗
1.晚上喜欢关了灯,夜色撒进屋子,蓝盈盈的床单像湖面一样,很宁静。
2.

不明白这样的月亮怎么称呼。
3.
抄台词:
“请问是将阁下送至京城,还是将阁下的人头送至京城呢?”(吴三桂)
4.
处暑。

张同学每个节气都要写诗。今天突然说“24个节气快要写完了。时间可真快呀”
5.



盼望去看星夜。
6.
超:“我今天上楼梯,部长从楼梯下来。我说部长好,然后啪唧,跪了”。
给我看受伤的小指。
我:“你最近总是摔啊……要不,周末去拜拜树吧”
7.
阅读:《 背上的桃花,水下的故乡,三峡30年》
《李风:30年后的百万三峡移民》

写三峡工程,以数字——
30年前的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这标志着三峡工程建设的正式开启。
在三峡库区内,有632平方公里的陆地被淹没,涉及湖北和重庆的2座城市,11座县城,116个集镇。其中巫山、奉节、秭归、巴东等9座县城和55个集镇全部淹没或基本淹没。
1993年,国务院颁布《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这意味着三峡移民正式以群体身份进入现实和历史。在此后的十余年里,共计有130多万移民离别故土。
写长江,以岁月,以文化——
在千百年的时空中,三峡已经吸引和召唤过无数中国人:屈原,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孟郊,王维,刘禹锡,范成大,陆游,黄庭坚,苏洵,苏轼,苏辙……几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都曾在经过三峡时,为江河山川所感兴,在此地留下伟大的诗篇。
在秭归,他们记录屈原祠搬迁前的最后一个端午。在云阳,他们看到张飞庙成为三峡库区「最老的移民」。在丰都,南香红感慨,待大坝蓄水之后,「鬼城」丰都将变成「一个真正的水鬼出没的世界」。在涪陵,他们看到,世界最古老的水文站白鹤梁,将在保护下成为首座水下博物馆,但此后每年的枯水期,石刻鲤鱼将永不再露出江面。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以生命——
在三峡库区的巫山龙门村,何伟记录了一个留到最后的移民家庭,面对江水上涨时的种种反应:「看着江水上涨就如同看着闹钟时针的走动:几乎察觉不出来……但每过一个小时,江水就会上涨十五厘米……甲虫、蚂蚁、蜈蚣纷纷从江岸边四散逃窜……眼看着它们的小岛就要没入水中,昆虫们不顾一切地逃离了。」
写生活在长江边的人们——
“ 夏日的傍晚,长江边的人们似乎被本能驱使着一一前来报到。他们倚靠在江边的石阶和堤岸,用气枪射击彩色气球,唱卡拉OK,看网文,谈恋爱,打游戏,洗脚,遛狗。更多的人不做什么,只是对着长江发呆,想心事。 ”
(黄河边也是这样的)

最后用了全景视角的梦,以虚写实——
还有梦。做梦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回到过去。我太太胡彦鸿说她经常梦到三峡。有一次,她梦到自己在三峡的上空飞。那个梦的视角很高,她一个人飞翔在峡谷之上。梦里的三峡,不是航拍中的那种翠绿,而是古画里的感觉,江水是浑黄的,山崖峭壁也是黄色的,山川之间夹杂一些沉郁的绿。梦里,整座峡谷都在下雨。白茫茫的雨,落在长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