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镜头眼镜的调整
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用眼镜版的35镜头,视窗比较友好,而且早期的35眼镜版还能小赚一点点最近距离,0.65m,后期都一样是0.7。而且眼镜版相对便宜。我记得其实当年发售,眼镜版产量相对小而且售价也贵一点,现在反过来了,非眼镜版就是M2版大概是眼镜版就是M3版的两倍价格
眼镜版的缺点是,首先比较沉,所以早年我一直很期待可以拥有一个非眼镜的,可是现在等我拥有了,我更喜欢眼镜版的视窗感受,特别是人戴眼镜的时候。然后眼镜因为没有镀膜,抗炫光不行,这个不算大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眼镜大多容易有雾,特别是方框那边,有的还有霉。但是最大的问题是,眼镜大多数都是黄斑不准的,我手上有差不多十个眼镜,只有三个是准的,三个里有两个其实还是无限远差了一丢丢,因为非常微弱所以可以忽略
我猜测,原因在于,年代久远了,圆形那边内部有一个弹簧弹力变了,还有就是眼镜的支架,就是连接镜头底座那里,有一点形变。
影响黄斑的问题,最大的位置就是圆形那边,它就是黄斑的成像,里面有3个螺丝定位,有一个短弹簧压着。然后可能方形那边也会有影响,它就是视窗的位置,但是这个影响相当那么巨大。最后就是底座连接处,这里的影响因子就更小
首选讲内部除雾,这里只能拆方形那边作除雾。拆之前,对于螺丝还有镀铬方框,我严格做了标记,因为这里也可能会影响黄斑。拆开背板后,方形上面有一个镀铬方框,用塑料翘棒撬开,早期这里是有胶水的,中后期产品就不涂胶会更简单,然后就可以看到黑色金属框固定的第一片玻璃,小心取出,清理它的凸面,大部分的雾气在这里,还有前组玻璃,前组玻璃有的是用胶水的,不方便拆,而且前组应该是两片,两片中间也是容易有雾,但是因为不好拆所以无法清理。
所以其实除雾无法完全,因为拆前组有风险,但是已经可以除掉大部分雾了。作CLA切忌贪心,能不拆就不拆

然后是调整黄斑测距
所以调整是破坏性的。圆形那边的三颗螺丝是原厂用胶封住的,需要把胶除掉后,用一字螺丝刀拧螺丝。调整黄斑应该在眼镜安装完整后在镜头上实时的调整。不要把3枚螺丝完全都拆了,先松开底部的整螺丝1,然后是松开侧面螺丝2
我的感觉是,底下的螺丝1对黄斑影响最大,因为整个受力是斜方向,所以拧底部螺丝会改变黄斑的上下还有左右。底下和侧面的螺丝都是先松开,因为在拧紧可能螺丝直接就断。最后在拧紧螺丝3,让它抵住,当然也可以不折腾它
这是3颗螺丝的位置



这种事情自己就可以搞定,不需要花钱找维修铺的三脚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