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点# 论文:New Directions in Agenda-Setting Theory and Research
为何会有议程设置
NFO只是解释为何发生议程设置的途径之一。在总结了近年来的研究之后,麦库姆斯和Stroud通过一种心理学的途径来尝试解答这个“为什么”的问题,并在这一途径中囊括了接近性(accessibility)和适用性(applicability)。

【不同NFO类型的受众,在其对媒体信息的处理、对媒体的使用以及对其产生的议程设置效果都会不同。因此,NFO不仅是对议程设置效果的一个探讨,事实上也是在对议程设置效果的研究中确立的从受众角度出发,以受众的relevance和certainty来分类的研究思路。】
自1970年以来,关于NFO和议程设置的研究无论从使用角角度度还是理论都得到了更丰富的发展,而且结合近年来的研究也能发现,对NFO的四分类的探讨要优于原始的三分类的探讨。而且NFO 的效果研究也会因所分析的媒体的不同(是垂直的、主流的媒体;还是水平的、小众的媒体)和所预测的议程效果层次的不同(是第一层次还是第二层次)而产生差别。而且NFO的效果既可以通过偶尔且消极的信息接触产生,也可以通过积极的有目的的对信息的寻找和解读产生。NFO在预测议程设置效果方面的作用,也因使用的媒体类型的不同,和预测的议程设置效果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在Weaver的模型中,能看出NFO同attention to media,agenda setting effects, 以及agenda melding是相关联的。而且能鲜明地体现出,在Weaver认为,high NFO更倾向于产生对vertical media(传统的媒体)的注意力,而moderative NFO更倾向于产生对horizontal media(更政党性的、更精确区分的媒体)的注意力。而这些注意力决定了其在议程设置效果的产生中更倾向于产生第一层次还是第二层次的议程设置效果,以及最终对是否有Agenda melding效果的关联。
当然,通过这个模型可以清晰地看到,在Weaver认为,尽管两个层次的议程设置效果都对Agenda Melding有影响,但第二层次(属性的)议程设置对议程融合的效果更为显著,而且,是horizontal media对议程融合产生了更为直接的影响。
【事实上,从这一段关于为何会发生议程设置的讨论中,能看出在作者的观点中,议程设置本身就是一个关于接受效果的研究,且其研究的初始依据就是对受众的分类。由最初的分为三类,到后来的发展分为四类,都是为了更加精确地去探讨受众、媒体使用偏好、议程设置效果以及与最终的议程融合之间的关系。且在作者认为,议程融合就是议程设置最终所要达到的效果。而在议程融合的探讨中,又明确指向了对horizontal media的使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moderate NFO和属性议程设置。
因此,在对议程设置的探讨中,对受众的分类、对媒体的分类应是进行议程设置效果分类的前提。】
© 本文版权归 jingyuan_Le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