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研 | 考点汇总第23周,人际关系的敏感的检测器是?
第23周考点汇总来啦,来跟小萌一起复习一下本周的知识点吧!
按时复习的同学们都能顺利上岸!
本周复习了《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点,记得及时复盘总结哦,首先来看一下本周的易错点合集吧~
易错点-合集




红色标注为正确答案,本周大家的错题还是比较多的,上面这4道题目要重视哦~
以下是详细的本周考点汇总!
社会心理学
1.态度的深度
态度的深度是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态度对象对个体的意义越大,个体卷入越深。
2.近因效应:
最新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信息影响更大,叫近因效应。
一般来说,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而不熟悉或者少见的人之间容易产生首因效应。
3.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又称社会知觉,是指人们根据环境中的社会信息推论人或者事物的过程。具体来讲,就是指人们选择、理解、识记和运用社会信息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
4.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也叫自我表露、自我展露、自我开放,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的敏感的检测器。
5.沟通的功能
(1)协调整合功能;
(2)心理保健功能;
(3)心理发展动力功能;
(4)社会心理构建功能。
6.光环作用&光环效应
光环作用是一种认知上的偏见,指的是如果一个人被赋予了一个肯定或有价值的特征,那么他就可能被赋予其他许多积极的特征。
光环效应是指我们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对他的其他特质的判断,人们会习惯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点,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
7.沟通的结构
沟通的结构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收者、反馈、障碍、背景等。
8.态度
态度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9.情绪性寂寞
由缺少亲密的依恋对象所引起的寂寞为情绪性寂寞。
10.良好人际关系原则
良好人际关系原则包括真诚原则、相互性原则、交换性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情境控制原则和平等原则。
11.内隐社会认知
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依然具有潜在影响的认知现象。它是一种深层、复杂的社会认知活动,是认知主体不需要努力、无意识的操作过程。
12.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1)强化原则;
(2)社会交换;
(3)联结原则
15.辅助语言系统
辅助语言系统是属于非语言符号系统的一种形式,音质、音幅、声调、言语中的停顿、语速快慢等因素,都是属于这个系统中的。
16.简述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
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由科尔曼提出。他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1)服从
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满足或为了避免惩罚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叫作服从。服从行为并非出于个体的内心意愿,并且是暂时性的,只是为了达到自己一时一地的目的而被迫表现出来的表面行为。
(2)认同
认同是指个体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和行为,并有意无意地模仿他人,使自己的态度和他人要求相一致。
(3)内化
态度改变进入内化阶段以后,个体完全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彻底改变自己的态度。内化意味着把他人的观点、态度完全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成为自己人格的组成部分。
【日积月累】:每周一至周五,简快将每天准备一份小试卷检测大家的学习成果。
【考点汇总】:每个周末,简快将汇总一周试题的考点,供大家回顾复习。
题目均来源于简快核心题库,题目质量有保障,对大家的复习是很有帮助哒!
(详情内容请关注“简快心理学考研”微信公众号)
想要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
众学简快:www.jkkaoyan.com
简快网校:www.jkclass.cn
新浪微博:@众学简快
B站:众学简快心理学考研
公众号:简快心理学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