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隔离日记
2020年4月13号,距离写下上一篇日记草稿已经过去了近5个月。我从来没有想到世界会在5个月的时间里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怖的是,这些改变不仅仅发生在一个总有戏剧追随的我的身上,而是深深得影响着这个世界每个角落的每个人。
今天距离伦敦开始实施“封城”禁令已经整整过去了3个星期,而也是我在家开始办公的第5个星期,时间仿佛已经久到让我忘记了这个世界曾经的模样,那些模样不仅仅关乎与那些在身边曾经陪伴的人,更关乎于记忆里这个世界曾经美好的样子。
今天也是复活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周末跟朋友电话讲起来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在南安的假期。记忆里有着明媚的阳光,微咸的海风,夜晚伴着牛奶惩罚的山崎,还有初春夕阳下讨论意气风发的少年们讨论着关于未来的梦。而这366天前的一切如同一场再也触不可及的梦,我们都不知道在2020席卷全球的这场疫情究竟在合适才能离去,还我们一个曾经那色彩斑斓的世界。
前些日子里手机重置系统于是又丢掉了豆瓣的登陆。离家越来越远的日子里也开始失去越来越多与那片心心念念的大陆有所牵挂的社交软件。记得很早曾经抱怨丢掉了十几年的新浪博客账户,而更可笑的是前些天先来无事的朋友们想要在qq上升级,我才发现原来我的qq号,那个20世纪末21世纪初伴随我跨国一个千禧年的号码,也已经消失在了茫茫的电子垃圾的洪流中。但好在托朋友的帮忙,还是重新登陆了豆瓣。在阳台的有些微凉的风中燃尽一支烟,想了想,今天也许就是那个时候再来写下点什么了。
其实本来心中的想法很明确,我想写下这些日子里的所见所想以记录这段注定不平凡的经历。而颤颤巍巍打开豆瓣日记的瞬间竟看到了去年旧工作离职前写下的那些只言片语,也就是上一篇看似并没有写完的发表的日记。文字的力量往往比影音画面要更加强大,简短的几百个字瞬间将去年冬天回到曼城的那段记忆拉回眼前,以及女巫对我说下那些话时肌肉颤抖的感觉。而也正是那些有幸没有被我删掉的文字,更加突出了如今我面对这个世界的陌生与不接。
2019已经如同是上一个世代,而我有幸在那个疫情还未爆发的冬天完成了毕业典礼,算是给2011年踏上这片土地以来所心心念念的博士梦想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可依然,遗憾的是在那样与我自己而言神圣的一刻,缺少了那个陪伴我走过的她。而我对于这段感情的热情似乎也在毕业典礼结束之后而悄然熄灭。没有任何知觉。说是悄然,只是因为起初我也并没有意识到对待曾经那段感情的变化,只是今天看到曾经那些文字,回想在曼城时心里的感受,与如今的平静对比起来,才明白,终究我们都已经放下。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曾经我以为的不平凡只是终于彻底告别了学生生活,入职了自己喜欢的工作,放下了心中依依不舍的人,终于可以无拘无束得去享受短暂的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时光。我曾经以为的2020我会在圣家堂脚下找到一张角度令我满意的照片,我会在里斯本的海边品尝着当地的波特酒听人们讲述他们的故事,我会在图卢兹登上那人类曾经引以为傲的协和号,也会在某个暖洋洋的日子里再次回到曾经带着心事一个人黯然神伤的布达佩斯。而不曾想到2020的不平凡竟是上天对人类降临的一场灾难。在这场灾难中有无数人失去了亲人挚友,也有一件件放弃小我奉献社会的动人故事。这些不平凡带来的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似乎现实的世界一下子变得虚幻起来,而网络世界成为了那个最真实的显示;这些不平凡也带来了人们一张张错愕的面庞,我想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代人,上至90岁的老翁老妪,下至刚刚出生几日来到这个世界的婴儿,没有几个人曾经经历过如此惨烈的一场全球性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