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同事~~们~~
上午部门晨会,也都是些老生常谈、连部门领导都头疼的问题。
午饭时,我跟一个同事就会上的问题聊了两句,想不到她不耐烦地说:我才不操心部门的破事和公司的事呢,我自己的事都烦的很。她一直在忙着入省专家协会。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是多么不一样的人。虽为同一部门,年龄相仿,也只是同事了不到半年。我是公司老员工,毕业后就一直在;她是今年二三月份公司社招而来。硬件条件:学历相当,她一个注册证 (她的证更值钱些),我两个注册证,然并卵,公司社招的人就是比自有员工金贵,工资比我们高一档,名分比我们强,誉为“专家”。
即使这样,我感觉她从未瞧起过这单位,私下时会说,这个收入也就我之前的2/3,我这个年纪就是找个稳妥单位熬退休的,还天天这事那事折腾我,真是,谁想干谁干(其实就是开会,偶尔会有汇报,要做PPT,她这方面确实e~mm)。
意思就很后悔来这,也曾骑驴找马过一段时间。可惜Yq之下,工作不好找。
唉。很无语。
我也并非对公司忠忠耿耿之辈,更不是什么爱岗敬业的拼命三郞,正常工作强度,双休不加班(朝8半晚5),能顾家顾孩子,这个收入在二线城市还算平均偏上吧。要什么摩托车呢。
她是专家库成员,会有些额外收入(参加评审或评标之类),领导都支持,这个且不说。现在的工作几乎没有强度,领导也好说话,请假什么的从不难为人,更不难为女同事。
咱就说一句打工人的话——总得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吧。(PS:其他部门对高薪的他们特别有意见)
和她一起来的几个,资历、工资一样的,都高过公司大部分自有职工,但他们大多仍是抱怨,并BS这施工单位——难道这是设计院出来的通病吗?如果能有更好的选择你们还不赶紧溜了~~
吐个糟罢了。
有时候觉得自己太不聪明,谁都有两面三刀的时候 。他们在领导面前的言语及表现,我并不知晓。我自己尽力表里一致即可。
只是一份工作,不带情绪。绝不带。同事,永远只是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