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最后一天
豆瓣对于我来说,不仅是记录影音的东西,更是一个日记本。时不时会写点矫情做作的文字,但又不会发布,于是每次打开都会发现几个月前写的东西。
最近的心情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就像吃了加了双份蜜的糖果,不好的时候总想一个人偷偷躲起来落泪,在上海感受了三个多月居家,反反复复消磨殆尽了一部分的期待。总是宽慰自己,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要常想一二,可这一二那么珍贵,总是消耗也会殆尽。
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总是在叹气,翻来覆去听出老茧的话工作压力大,爸爸总是不体恤人,一些鸡毛蒜皮。无数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以及碰巧几位熟悉的朋友突然的去世,让她不知道从何宣泄。我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只能下班间隙打打电话给她。生离死别,可能是人生最大的命题。人总是要经历年岁增长,直至死亡。常见宽慰的话就是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可像妈妈总还是要为我做一些奔波劳碌。妈妈总会叨念我多存钱,节约点,有些事情没必要,讲多了也觉得很痛苦,总是把期待压在我身上。总是在人前偶尔觉得我还可以,转头就觉得我不行要更努力。总说尊重我的想法,转头就又让我再想想。相亲也是,生活也是,工作也是。有时候,不知道到底是满足了他们的面子,还是真的关心我。讲到底,妈妈还是年纪渐长,可能需要陪伴。
昨天和另一个相亲的兄弟见面吃饭了,人是好人就是觉得和自己想法观念不同。有问到为什么会想要找对象,他的回答就是觉得到了年纪,该做这个阶段的事情。我知道我不应该对抱有太多想法,但总觉得到这个年纪不应该是选择伴侣的一个理由。这个回答并不是非黑即白的问题,每个人的想法都没有错。就像前一阵看到一句话:智者不入爱河,愚者为情所困。智者和愚者这个命题,以智者和愚者来区分,感觉不太合理。有些人可以把爱掌控在自己手里,有些人则在爱里挣扎,这些人无法以智者或者愚者来划分,每个人在其中的感受都不同,又怎么能以这个来区分呢。几乎总有人说要在爱里保持理智和自我,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平衡好这两者。爱,喜欢这类都是具有流动性的以及每个年纪对于爱的把控能力。
最近在看《面纱》,沃尔特对吉蒂说:
我知道你愚蠢、轻浮、没有头脑,但我爱你。
我知道你的目标和理想既庸俗又普通,但我爱你。
我知道你是二流货色,但是我爱你。
想一想真的好笑,我竭力去喜欢那些讨你喜欢的东西。
忍受这么也要对你隐瞒起自己······我是那样爱你,我不在乎。
七月的最后一天,撞了很多回南墙,最后死的竟是那条狗。
今天就写到这吧,七月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