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帝国在其鼎盛时期是否应该/可以向君士坦丁堡推进并征服它
奥地利帝国在其鼎盛时期是否应该/可以向君士坦丁堡推进并征服它?他们不可能有:他们甚至从未接近过。这就是问题所在,这正是奥地利在 18 世纪的政策。没有人知道君士坦丁堡本身是否在计划中,奥地利是否相信她能得到它,甚至她是否想要它,但她想要巴尔干,越来越多的它,因为她嗅到了奥斯曼帝国的弱点可以利用。奥地利的问题是......它并没有像他们预期的那样顺利。在土耳其大战中首先将奥斯曼人驱逐出匈牙利,然后在帕萨罗维茨条约中夺取了巴纳特、奥尔特尼亚、波斯尼亚的一个小地带和塞尔维亚的一大块地区,奥地利在征服巴尔干方面有点势头。奥斯曼帝国正在衰落,奥地利的力量正在增长,而他们远不是奥斯曼帝国唯一的问题。他们处于一个当之无愧的境地,可以反击,轻笑,并认为‘我们已经把这个放在包里了。有什么可能出问题的?

众所周知,“什么可能出错”是最常见的句子列表中无可争议的领先者,绝对的灾难。雕刻:彼得罗瓦拉丁战役,1716-1718 年奥奥战争的决定性交战,为奥地利赢得了奥斯曼帝国的大量领土让步。

事后看来,我真的不能责怪奥地利人在 1737 年向奥斯曼帝国宣战时期待另一场快速而决定性的胜利。1737 年的帝国已经明显弱于半个世纪前的大土耳其帝国鼎盛时期的帝国。即使是在最好的时代,1737 年也不是最好的时代:奥斯曼帝国不仅最近输给了波斯,而且还与俄罗斯进行了两年的战争,这场战争根本不顺利。所以,你可以原谅问奥斯曼帝国是如何设法将圣经比例的屁股踢到奥地利的。格罗卡战役,艺术描绘尽管事实上她在与俄罗斯的战斗和失败的同时,而且情况也不是特别好,但奥斯曼人有一件奥地利人忘记了的事情:不再有萨伏伊的欧根亲王来运送奥地利军队——就像过去两次战争中发生的那样,向周围的任何人塑造了阿斯基金人,这一次奥斯曼帝国带来了他们自己的几位非常有能力的野战指挥官。最终结果完全出乎意料:奥地利被彻底彻底和果断击败。他们失去了所有值得注意的野战交战,没有之一:最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对波斯尼亚的入侵在巴尼亚卢卡被击溃,奥斯曼帝国的反击在格罗卡彻底击溃了他们,并在 1717 年重新夺回了贝尔格莱德。俄国人赢得了与帝国的战争。然而,奥地利彻底失去了它:贝尔格莱德条约实际上扭转了帕萨罗维茨的几乎所有收益,将整个哈布斯堡塞尔维亚割让给奥斯曼帝国,包括贝尔格莱德、波斯尼亚北部的奥地利地带,以及奥尔特尼亚和巴纳特的相当一部分。这将被证明是奥地利向东扩张的灾难性挫折。直到 1788 年,她才再次向奥斯曼人发起进攻,这主要是由于奥地利在其他地方面临的几个重大问题,最终以西斯托瓦条约(Treaty of Sistova)告终,该条约仅仅让奥地利获得了象征性的领土收益。之后,奥地利永远不会发现自己处于外交局势向东扩张以损害奥斯曼帝国的利益:她总是有更大的问题需要担心。如果说奥地利有任何进军君士坦丁堡的机会,那么它在任何时候都在格罗卡迷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