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认定的湖南省制种大县
2022年农业农村部拟认定湖南省制种大县:
1、水稻
湖南省溆浦县、靖州市、永州市零陵区、绥宁县、武冈市、攸县
2、棉花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
3、油菜
湖南省衡阳县
2022年农业农村部拟认定湖南良种繁育基地:
湖南省安化县(柑橘)
湖南省制种大县建设方案
建设背景
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关系着国民生计。虽然人类共确认出22类稻谷,但是用于大宗贸易的只有普通类稻谷。中国南方为主要产稻区,其中湖南、江西、广西等是水稻种植大省。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是从未间断向国家提供商品粮仅有的两个省份之一,以占全国3.2%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4.5%左右的粮食,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比全国平均高10.7%以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由此可见,湖南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特殊,无可替代,使命光荣。
有句谚语说“湖广熟,天下足”。古往今来,水稻一直都是湖南种植的优势农作物。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撑现代种业发展的战略资源,确保水稻良种的有效供给,湖南省现有6个县市区被划分为国家水稻制种大县,它们分别为溆浦县、靖州市、永州市零陵区、绥宁县、武冈市和攸县。
目前,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制种大县已成为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种源供给的主要来源,对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抓好相关政策和项目落实落地,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快推进国家种子基地建设,现有关于2022年拟认定湖南水稻制种大县建设方案的详细介绍如下:
方案简介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制种大县是保障农业供种数量、质量的重要基础。托普云农制种大县综合解决方案总体框架为 “1+1+3+1”,其中一个“1”是建设一个数据中心,打造“互联网+”的数据基础,为县域种业信息化平台服务;另一个“1”是建设一个领导驾驶舱,用直观的数据展示提高领导的全域监管、决策能力;“3”是制种田间数字化管理、制种主体监管系统、种子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打造“人—机—田—种”的全环节数字化对接、耕种管收全流程的信息化监管服务、提高种子全链条质量安全;最后一个“1”是建设一套硬件体系,利用我司的硬件优势,覆盖生产、科研等多领域的相关仪器助力制种大县基础设施高级化。通过制种基地信息化、种子检验实验室建设、区域品牌构建等方式,为现代种业提供数字化加持,提升龙头企业竞争力,打造区域“金种子”名片,筑牢种业发展根基。
建设内容
1、制种基地信息化
应用物联网技术,对田间病虫害、水肥、机械化生产、数字化种植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运营,实现制种信息化、过程自动化、结果智能化,全面提升种业产业链的效率和效益。

2、配套生产智能化

3、环境监测分析可视化

4、种子质量管控标准化

对生产环节的管理影响着种子纯度、净度、发芽、水分等指标,因此,种子质量管控的四项指标也可以通过信息化做提示,为生产管理环节做指导、预警。
5、核心种源繁育基地建设科学化
统筹建设繁育示范区,运用育种、考种、植物性状检测设备,打造数字化监管平台,数据上传云端,通过一张图方式统一可视化管控,全流程追溯。

种子检验实验室建设 对标国际种子检验协会种子质量控制指标,建立健全必要的质量控制、检验仪器,倒灶标准实验室,自主研发包含净度室、水分室、纯度室、健康活力测定等系列检验设备,例如,种子风选仪、轨道式摇床、分样型自动数粒仪、超高清种子X光机等等,全面提升种子质量。

种业监管数字化管理 利用遥感、物联网等技术定期采集更新县级种质资源信息等数据,建设生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和信息共享服务、农作物种子管理平台,使市场、企业均可全流程数字化监管,便利职能部门高效便捷清晰展示制种大县建设成效。

托普云农针对科研院所、高校、种子公司、种业监管部门等群体,利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技术研发系列高效便捷的仪器设备和智能管理平台,建设现代种业实验室、品种区试机器换人智能装备、种质资源库、公共服务及管理平台,从选种育种到种子存储、管理等多方位一站式服务,为现代种业提供数字化加持,筑牢农业发展根基。
针对湖南省制种大县建设,托普云农可提供包含顶层设计、方案规划、设备供货、施工和售后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可满足职能监管单位和制种企业的各项建设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