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经济:俺们的目标是万亿蓝海
“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深沉和持久,
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历久弥新,
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
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哲学家·康德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头顶上这片浩瀚的苍穹就充满了敬畏。每个时代,都从来不缺仰望星空的人,古有莱特兄弟,今有埃隆·马斯克,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将迎来更多即将进入到太空领域“开疆拓土”的领航者。
1、出地球记——征服太空
人类的漫长历史,本质上就是一部不断征服和占领地盘的历史,从“大航海时代”到英国圈地运动,从通过战争赢得殖民地到如今通过经济手段买房和移民,人类的欲望从未停止过膨胀。眼前有一座山,不但想征服这座山,还想知道山的那一边是什么,眼前有一片海,不但想渡过这片海,还想知道海的那一边有什么。山的那边海的那边真的有蓝精灵吗?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掌握了足够的知识和技术,来支撑人们看向太空中的“哈勃”望远镜,甚至是走出地球,走向空间站,走向浩瀚的宇宙。
遥想当年,先知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前往上帝耶和华允诺的“应许之地”时,恐怕也没有人知道会不会真的成功。但即使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也总要有人仰望星空。如果在未来“太空经济”时代真的会到来,那么今天马斯克所做的事情,足以和先知摩西相媲美。
2、探索:我们做了什么?
太空经济的开端,远比你知道这个概念更为久远,早在二战后美苏军备竞赛中就已经开始了。据统计,从1957—2006年,全球共计51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航空活动,年均投入为410亿美元;2006—2016年,全球共计有7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航天活动,年均投入660亿美元;2017年后,大多数有能力的国家都参与到太空探索中,预计产值将达800多亿。2021年,328家太空企业获得了171亿美元的风投融资,创下10年来新高。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中美引领全球太空领域的投资,两国的投资额合计占全球总额的75%。


附:太空经济发展大事记(1978-2020)
1978年,导航星I号GPS发射
1984年,第一批商业GPS接收机
2001年,gpsOne支持在移动设备上启动GPS
2005年,谷歌地图发布
2008年,iPhone3G配备GPS
2009年,SpaceX首次商业发射成功
2014年,优步的日用户达到100万,并扩展到250多个城市
2015年,SpaceX着陆了轨道助推器,引入了可重用性
2017年,行星实验室(Planet Labs)实现全天候全球成像
2020年,SpaceX发射机组人员任务,启动商业太空飞行
3、太空经济有哪些投资机会?
多家咨询机构均认为太空经济市场潜力巨大,市场价值预估从9260亿美元到最高2.7万亿美元不等,年增长率介于4.3%~9.5%。这么庞大的一块蛋糕,预计绝大部分将会用于商业,其主要的覆盖领域包括:空间技术,如空间运输系统、空间飞行器制造、发射服务等;卫星应用,如信、导航、遥感;空间环境应用,包括太空育种、太空制药和太空冶金等领域;资源应用与能源开发;太空科学;太空旅游等。

人类太空活动正在从“探索”阶段向“安全”与“商业”阶段转变,未来30年,太空经济活动将急剧扩张,并延伸至地月空间。“太空经济”日益呈现出基础性、强关联性、高促进性和高增长性的特征,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看到了这几个关键词,你联想到了哪个行业?任经济学家说:“今天不买新能源,相当于20年前没买房”。要我说,太空经济可比新能源的市场前景广阔多了。当今世界,信息化才是人类生活的重心和基础,空间信息更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同时,太空经济与诸多传统产业高关联、强渗透,能够切实促进生产力的进步。而其高增长性,更是从零到一,以一赢百。太空经济的经济效益,将在不远的将来,迎来空前的爆发。

太空经济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老美,已经在谋划太空互联网、天基太阳能、太空旅游、月球和小行星采矿、“太空高速公路”地球工业迁移等新经济模式,瞄准2050年联合盟友共同打造地月经济圈,推动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谋求未来“大航天”时代(想想历史课本上辉煌的“大航海时代”)太空霸权地位。

4、南天门计划:拒绝“太空霸权”,期待“百花齐放”
“南天门计划”本是一个文化公司的科幻IP。但是我国类似于该计划的真实太空计划有没有呢?当然有。只要你偶尔看看新闻,就会发现最近这几年,我国的太空事业也在呈光速发展。尤其是2021年:“天问”登火、“羲和”探日、“银河”巡天、“天宫”览胜……中国全年航天发射次数达 55 次,居世界第一。
所谓的“南天门计划”是网友对中国制衡老美“星链”的太空计划的戏称。“星链”计划在太空搭建由约4.2万颗卫星组成的“星链”网络,按照马斯克设想,这些星链卫星将替代光纤,为全球提供高速、稳定又便宜的网络服务。然而,“星链”真的是纯商用的吗?
美国虽然一直在舆论上误导大家相信“中国威胁论”,却早已将“星链”应用于俄乌战场。乌克兰副总理费多罗夫曾在推特上喊话马斯克,希望SpaceX在乌克兰开通星链服务并提供星链终端。仅仅几个小时后,马斯克就在推特上回应说,乌克兰的星链服务已经激活开通,终端已经上路。两天后第一批星链终端运抵乌克兰,费多罗夫在推特上贴出了照片并表示感谢。不管是看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不要看它说什么,要看它做什么。如果未来太空,是公然支持战争的某国“一家独大”,对其他各国还真是相当恐怖的事情。
幸好,其他国家也不傻。新加坡和英国也在积极推进对太空的探索。据彭博7月23日援引消息人士报道,英国一网公司(OneWeb)与欧洲通信卫星公司(Eutelsat Communications)达成合并交易,以更好地与马斯克的星链项目(Starlink)竞争。权力需要被制衡,对权力需要有所敬畏,才能更好的发挥权力积极的作用。希望未来的太空经济,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不是“霸权统治”、“一个人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