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001 《顺着历史学古诗》蒙曼
看到蒙曼老师的名字就毫不犹豫的开始了阅读。以前经常在喜马拉雅听百家讲坛,对蒙曼老师的印象就是浪漫,觉得她笔下的古诗讲解一定浪漫感性的。果然一番阅读下来,对中学背过的那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又有了更深的理解。蒙曼老师结合历史背景,主要偏于风土人情,或者作者的性格以及作诗当下的故事背景,将诗文与生活紧密结合,一条条诗句就仿佛一段段影片,文字突然在脑海中有了画面,在呼吸中能仿佛感受到夏日荷田的风,转眼间又魂穿曹操置身海边山崖观赏海浪澎湃🌊势吞日月星河……从春秋战国的诗经开始,读到魏晋的陶渊明,书中提到中学读物的时候,不得不100%确定我确实不小心打开了一本少儿读物🤪……怪只怪蒙曼老师的注解太生动,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太吸引人,就当重温一下儿时经典吧!
乱世出英雄,我总觉得中国历史最有魅力的时期应该就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哲学思想影响后世千年。本书就从《诗经》的风雅颂开始,最早的民间诗歌都是质朴的,反应了民间的风貌。紧接着就是秦汉,从民间采风形成了乐府诗。到了魏晋南北朝,曹操的文学风格形成了令后世心驰神往的“建安风骨”,而陶渊明是田园派诗歌的开山鼻祖。随着历史一页页翻过去,终于迎来了中国历史的高光时刻——盛唐,格律诗开始占据主导,文人开始讲究工整的对仗,韵律以及炼字。虽然摘选的都是从小就耳熟能详的唐诗,但是结合唐朝的风土人情以及唐朝从盛至衰的历史事件,细细品来又是另一番领悟。比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已经是烂熟于心的唐诗,蒙曼老师结合历史背景和李白当时的人生境遇再次解读起来,用这首诗让读者看到李白在人生逆境中的洒脱飘逸,是当之无愧的诗酒仙!同样是处在安史之乱时期的天才诗人杜甫则忧国忧民心怀家国天下如同圣人一般。而白居易就是最接地气的诗人,也最符合现代人的人生观。比起孩子气的李白和老气横秋的杜甫,白居易更懂人生,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则享受生活。除了这些大文豪大诗人,又更了解了一些从前很熟悉名字确不知其生平事迹的诗人,譬如少年成名确仕途不顺依然保有文人风骨的刘禹锡和心怀天下文武全才出生士族门阀确因朝廷腐败无处施展的杜牧。
仅次于唐朝占据大量篇幅的就是文学鼎盛的宋。宋朝内强外弱重文轻武,虽然宋词更广为人知,但是也有不少出名的诗作。“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就是出自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笔下。“唐诗以情胜,宋诗以理胜。”唐诗多写感情例如送别,思乡,感叹家国兴衰;而宋诗多从诗中感悟人生哲理。蒙曼老师用朱熹的《春日》介绍了典型的诗中写哲理,看似在赞美春天其实是在赞扬儒家思想对整个社会的引领。朱熹是理学家将儒家思想发扬光大影响后世乃至现在。最后看到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不禁泪目,为宋朝文人的气节风骨感动,也为宋朝富足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就此消失而难过。随着南宋的灭亡,历史讲到了元明清,明清因为历史事件多是抵抗外敌,摘取的诗歌都是爱国诗,也可能这是儿童读物最后要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总而言之,读完本书也了解到了不同的诗歌类型,包括边塞诗、田园诗、闲适诗、讽喻诗、爱国诗,其中都寄托了诗人的情感,理想,人生观价值观,乃至家国情怀。蒙曼老师用陶渊明的诗激励本书的读者,“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看似在勉励少年人抓紧时间好好努力积极上进,但用蒙曼老师解释古诗的读法,先看一下陶渊明的际遇再读全诗,陶渊明其实是在感悟人生,劝人及时行乐享受生活。仕途虽然不尽人意,但是还有闲适的田园生活悠然自得,抓紧每一天让自己过的开心才是。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