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谈
自然醒, 洗漱, 穿衣, 出门买菜, 碰到邻居老头老太唠两句, 或者唠十句, 回家做饭, 睡个午觉, 或者在电视前睡个午觉, 拉着狗绳儿, 或者茕茕孑立, 在楼前坐着,在小区花园儿坐着,在小区门口儿坐着,在公园坐着, 一个人坐着,两个人坐着,三五个人坐着唠嗑儿, 傍晚回家烧饭, 晚上散步, 或者不散步 自然醒 似乎大多数老人是这样度过每一天。周六,附近的大公园,很大,正常步速走完一圈要将近一个小时(我猜),从西门进去就是林荫主道,这次我向左走,这个方向的人很少,走了二百米左右只看到路旁长椅上坐着的老太太,公厕前站着唠嗑儿的公园环卫工,面前十米开外是一个三十多岁的黑衣男,黑色背心黑色短裤,鞋子和我的跑步鞋长得一样,至少一米八,80kg起步,小腿肌肉较为发达,像是经常跑步的痕迹,他边吸烟边走着,烟味儿使我停下了脚步,还是让他先走远一点吧。他走的方向也是我想走的,路到了尽头,他便转身离去了。
我无聊地继续向前走了几步,发现了个隐蔽的小径,小路上落叶很多,像是很久没有扫过。
小路最终还是通到了大路,一直走到了湖边,发现一张没人坐的长椅,看到四周无人向长椅走去就没有加快步伐,坐在湖边的长椅上看小说,看小朋友,看小船,看小鸭子,看大人带着小人,看老人带着小人,看男人和女人,看男孩和女孩,掠过湖边的微风仍带有雨后的凉爽,不算潮湿的感觉让柳枝随之起舞,偶尔会有黄透了的柳叶落在身上,不刻意地让它安静地躺在我身上,没有意识到初秋来得这么快,当然也有可能是湖边的柳树营养不良,银色的小鱼不时地跃出水面想要获得新鲜的空气,可能是小船上小朋友的双脚欢快地拨弄着湖水的缘故,鱼儿(连读)向前跃动引起的涟漪像极了我这辈子迄今为止打过的最好的水漂儿。
公园的东边是人最稀少的地方,不像公园其他地方那样“人工自然”,公园的东边(以下简称园东)在安静地野蛮生长,斑驳的石路杂草丛生,横睡在一旁的枯木小声诉说着“我才是大自然”,这里的树大都只有编号,园东最边角的走廊有着被遗忘的中世纪风格,大片的绿地没有丝毫被踩踏的痕迹,虽然不如那天我顶着大太阳游于园东那样鲜艳的绿,但这是纯粹的绿,坐在长椅上则是安宁的静,宁静使我无法专注于小说,我会发着呆。

快到五点了,起身向公园门口走去,想起来4点半时喇叭里没有传出5点闭园让人们准备出园的消息,才发觉公园取消了这个规定,意味着我还能再待会儿,但物以稀为贵,当我有大把时间呆在公园,就不太会珍惜这时间了。
吃过晚饭又憋不住了,无论是坐在椅子上还是躺在床上都是对我的周末的不敬,不打算骑车,步行一直向东,直到看见讨厌的高架桥,给人一种与周围的建筑格格不入的感觉。路口是一家医院,路过门口时竟然庆幸我暂时和医院没什么关系,想起每次去医院,如果不是因为我自己而来,那真是沉重的感觉。又一路向北来到可能会有人唱歌的地方,但已经9点多,早已曲终人散了。
买了杯茶坐在椅子上,接到爸妈打来的视频电话。
茶真的凉。每张桌子都有人吸烟,索性起身走人,沿着过往骑车回家的路,越走人越少,因为时光之路是单行道,走了一大大圈儿的感觉真的很奇妙,想起儿时经常随奶奶散步,从57号楼25号(家)出发,绕过隔壁楼,楼后是小广场,走到大路上,走过大门口,沿着六区旁的钢四路,走到小区北门,北门口时常有卖安钢牛奶的,白色大箱子里放着各种各样的小零食和酸奶,透明的杯装酸奶是最好喝的。北门只会开一个少了一根筋的小洞,然后慢慢走到楼后,然后慢慢走到楼前,慢慢走过楼前的小路。偶尔也会绕一大圈,从西门回到小区,回来的路上总能看见一个烟囱状的建筑,像是废旧的电机房,小时候颇具神秘色彩。后来有一次叔叔给家里打电话,但爷爷没有接,便赶忙往家里跑,结果只是因为前一天他帮爷爷洗澡,爷爷睡得太香了。
大约走了半个多小时,想起这里路口的信号灯颇为神奇,专门为需要斜向通过路口的非机动车设置了信号灯,大概是⬅️🚲的样子。
终于走到了小区门口的路上,拖着没有感觉的沉重的小腿走进小区,打开微信运动查看步数,还有一千就到两万了,就走到小花园儿,绕一小圈儿再回家,不时地看着步数有没有增长,直到过了两万就给一些人点赞。
如果要日行两万步,不要穿硬底鞋。

周日,下午出了门才想起来今天有雷阵雨,看着矗立了几十年的老楼颜色有点深遂,便知道要下雨了,头顶上是比晴天深一点的暗蓝乌云,懒得拿伞了,但又不太想去公园淋雨,便走到小区对面儿路口转角的理发店。中年店老板还认得我。 理发店没什么顾客,我也不是去理发的,老板十分不介意我在店里坐会儿,他悠闲地刷着视频,眼里看不出来一丝没有顾客的忧虑。理发店门口堆了些东西,老板将理发店申请成为了外卖驿站,外卖的菜、饮料、水果都可以暂存在这里,等下单人有空了来取,我坐的长软凳旁边就是一台冰箱,专门放需要冰冻的物品。刚进店五分钟就下雨了,甚是凉爽,我不时地站在门口插着腰不知道在看些什么(主要是老板有时在吸烟...
聊到疫情给人们带来的难处,老板说道,有一次理发店迎来了个财务,他/她的公司难到发不出工资,但还是用“从外地调过来钱”给员工发了工资,还有更小的企业欠了员工三个月工资发不出去。理发店老板是本地人,大概是没有这些忧愁的,也没义务忧天下之忧,任何人都没有,而我只是懒得有。
“忘了买面包了,不然明天早上没得吃了”,年轻人的早饭是否要吃直到下定决心前都是薛定谔的猫。
没有聊更多,看见雨小了些我便离开了。 回家拿伞, 哼着杰伦, 慢步走着, 将伞收起, 面包是不便宜,但比商场里同等装修店铺的面包便宜30%。我夹了两个,一个10¥,另一个12¥,确实有点贵。
“要多拿一个吗?满三个打八折”
“不拿”
抽了十来次支付宝的“复工”红包派上了用场,减了4块多。小区门口的路走得多了,便会忽略一些东西,这条路是林荫道,如果不是每天都要走,我会很喜欢这条路。
六区也有林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