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笔记
暑假来临了,前几天有朋友过来请教育儿的问题,因为那天实在太忙,只是微信简单聊了一会。
今天刚好有空,就来写一写。
我很喜欢记录,所以一般会在手机上下载一个写作的APP,会把生活,职场,育儿以及个人成长类的分类记录,有空的时候会拿出来看看。
平时我比较喜欢去找一些育儿理念和我相近的博主来看,也会在教育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针对性去找一些视频或者书籍来看,看到好的地方会做一些笔记,也会结合实际,写写自己的感悟。
一
感觉孩子不好管的时候,有可能是方向错了。
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第一不要责怪孩子。因为孩子年龄小,想问题有很多自身局限性,思想更多是懵懂无知的。而我们大人懂得多,这时要学会帮孩子排忧解难。所以第二步我们要做的是思考,孩子出现问题的背景,有可能的原因分析,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这里有个很好的思路,就是回想小时候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情况,一定要代入到自己身上,你才能真正的了解孩子的心理,理解孩子为何如此。如果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不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是很难获得真正好的答案。父母教育是帮助孩子,而不是对抗孩子。
如果真的找不到,那就上网学习,找寻相关问题的答案。家长是需要学习的,只有你在看待问题的时候,比孩子站的更高,才能更快的去引导孩子解决。
很多问题对于几岁的孩子,也许就是世界难题,而父母只要用心对待孩子的问题,一定能想到不错的解决办法。然后一个个尝试这些解决办法,看下是那个方法更凑效。
事后最好有个复盘,同时也能在这些事情中更了解自己的孩子特点,便于以后更好做沟通。不要指望孩子学习靠老师,家长一定是那个要对孩子更用心的人才对。有些家长习惯责怪孩子,其实有时候很多问题是大人的懒惰导致的。
其实很多时候大人是可以放手的,但要偶尔就孩子的表现,进行观察,如果出现问题,积极参与引导,通过反复的摸索,其实就能明白孩子的性格特点,结合孩子特点就熟门熟路,非常轻松了。
凡事都有一个底层逻辑,慢慢悟到这些底层逻辑就会事半功倍。
“和孩子平等交流,最主要是让他们自己根据结果看过程,自己来反思和调整。道理好像一个种子播进他们的心里,早晚会发芽”
二
寒暑假做作业不是重点,培养一两个好的习惯更加重要,甚至比复习预习更加重要。上次看到有位育儿博主说的理念:“寒暑假是给机会让孩子掌控自己的寒暑假生活,而不是你掌控孩子的机会。”
怎么让孩子在假期学会掌控他的假期生活?
布置一个由简单到难的小任务(专注力训练)少而简单,让孩子看不起的小题目,让孩子自己掌控自己的时间,不要给孩子布置太多作业,让孩子厌烦学习。可以把所有作业列出来,但是告诉孩子哪几项是要完成的(阅读,练字,口算,以及英语朗读),然后也要告诉孩子完成它未来给自己的益处。然后让孩子自己来完成他的列表,每天晚上鼓励孩子一起看下当天的作业完成情况。初期,可以通过一些奖励来给孩子一些完成的动力。这个奖励,可以是孩子喜欢的玩具,也可以是带孩子出去玩,看场电影等等。我们家喜欢看漫画书,喜欢我们陪着他一起打打扑克牌下下棋,我们就会吧这个当做奖励。如果他做到了,就一直陪他玩到他开心。
三
引导孩子学会自己思考。
例如孩子做作业不专注,不要说教,而是通过一个眼神来提醒,或者抛出一个问题,你觉得做作业时候开小差算不算好习惯?只是点到为止的提醒。
二三年级,父母要学会退出孩子的学习,让他自己来做主。父母要做的不是完全不管,而是像放风筝一样,在可控范围让它自己放飞。等感觉线路偏的时候要稍微拉一拉线,给点提醒。怎么引导,以及引导的方式方法就非常重要了。这个每个孩子都有所不同,家长要耐心思考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找到适合孩子的引导方法,才能让孩子的学习事半功倍起来。
父母其实能做的,就是培养孩子的习惯,然后给他一个良好融洽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就像肥沃的土壤,孩子就是那颗种子。而父母有意识的引导培养,则是肥料。适当给娃一些压力,给娃一定的自我掌控,给娃大量的成就感,让他自己运转起来。
家长注重培养好孩子的习惯,而不只是学习或者知识本身。当培养好习惯后,其实学习就成了顺其自然的事。
四
父母要多反思总结,同时多学习好的教育理念,然后吧学到的好的方法结合自己家的实际情况糅合在一起发挥自己的功效。
每个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心里首先要有一个教育的蓝图,就是自己心目中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孩子,这样才会有的放矢,然后要做的就是,一步步引导孩子走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样子。每个父母都有不同的育儿理念以及蓝图,可能还要结合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取长补短来进行一些实时的调整。
我自己心目中,认为的男孩子最需要培养的是担当,而女孩子要培养的是智慧。
我一直认为学习是件需要天赋的事情,和智商并没有多大关系。天赋首先来自于兴趣,可能更多的还是在于是否“开窍”。怎么引导孩子开窍,这才是父母应该去探索的。
我一直的心态就是孩子学习并非是最大的事情,希望他成为一个积极上进乐观有趣并有自我想法的人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