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说好话勿说闲话

有一种人,谈话之际,不知道言语的适当与否,如:在什么情况下什么话可说;什么话不能说。更不知轻重,不辨虚实,不明权衡,时常搬弄是非。往往将他人所说的话断章取义,添油加醋,导致朋友之间纠纷时起。于团体间,为了博取上师或同修的信任,巧言令色,一句话语经过他的传达、转述,就变了样,走了调。使整个团体,同修怀疑同修;同修抱怨同修,人人彼此防范,互相猜忌,造成众人不必要的烦恼。
有人问他:「为什么总爱讲人闲话呢?」他竟回答:「嘴巴不是用来吃饭,就是用来说话的。」是的,口是用来说话的,但为什么我们不说好话而说坏话呢?为什么要说损人的话,而不说有利他人的话呢?
在十恶中,身犯杀、盗、淫三恶;意犯贪、瞋、痴三恶;唯有口犯恶口、妄语、两舌、绮语等四恶,可见守口的重要性。口最容易造业,所以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每当我们说出一句话时,都须要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如同我们在山谷说话一般,我们所的话,每字每句回绕着山谷后,句句都传回我们的耳朵。千万不可自认我们所说的话,对方并不知道,须知因果报应不爽。我们说话字字如同种子一般,当因缘成熟时,每个种子都会发芽,好话坏话皆自有果,句句报在我们身上。
从前有一对婆媳,相处得非常不好,彼此一见面就是吵架,恶口相向,每日吵吵闹闹,非常难过。一日,媳妇到寺庙烧香,正逢老师父开示,故而请教老师父如何让他们婆媳间不再争吵。这位老师父就教这个媳妇一个方法──说婆婆的好话。
于是这个媳妇听了老师父的开示,返家后,逢人便说婆婆的好话,讲婆婆的优点。时日一久,这些好话都传进了婆婆的耳中,此时婆婆再也不好对媳妇恶口骂人,转而逢人都说媳妇乖巧。从此一家人和和气气的过日子。
可见说话的重要性,其实同样开口说话,为什么我们不说些令人欢喜高兴的话呢?当我们开口伤害对方的同时,我们亦伤害了自己,因为有句话说:「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并且这些话将辗转的传到对方的耳中,而伤了彼此的情谊。
所以在佛说须摩提菩萨经里,佛陀开示要我们说四种话:
一、不传说恶言,不挑拨离间。
二、要指导愚人、使令他向善。
三、遇有谤佛者、要解说纠正。
四、说善言爱语、令趋向佛道。
我们若能遵守佛陀的教导,做到口口善言,句句爱语,达到口业清净,则能令我们的团体,我们的世界,人人和乐清净与自在。
发布者:无畏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