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把豆瓣当作自己的创作空间
今天产生了个想法,为什么不在豆瓣上面写写画画呢?自娱自乐,同时也是对时间的足迹的一种记录。以下是今日的正文。
--------------(假装这是分隔符)
鲁迅说,雪是雨的精魂,是死掉的雨。离了北国雪乡,抵达渺渺南境,雨却是雪的精魂。雪远去了,而雨获得新生,在一具新躯体中,尽情炫示生的欢欣、生的演绎。那是海的躯体,雨的精魂,那海浪拍击在岩上,奏的是灵肉一致的曲。
对没见过海的人来说,海是永恒的期待,海不休地在心中吟诵七弦琴的曲调,无尽地咏唱塞壬的歌声,直到双足在海滩上留下脚印。初次见海,脚印并不稳定。那日,正是雨天,雨细细密密地抹去脚印这一物理性印迹,却将浸润了海风海盐的心理性印迹嵌进心中,让印迹时时水珠弥漫。
平日里,海是宁静的,到了落雨的时节,海便欢欣。雨将雪的生命输送进海的身体。雪,是宁静的,也是躁动的,雪无声无息,却能撤换宇宙乐章的基调,令白色融化时间,重构空间。得到雪的生命的海,也得到雪的能力。雨中的海,腾跃而上,在沙上、岩上喧闹地舞,飞旋的舞裙抛出风,洒出水,改写炎夏的闷热,为夏季赋予一丝清冽的气息。在海的舞曲中,时间被浸湿,被软化,可以随意揉搓,捏成心仪的形状。在海的舞曲中,空间被充塞,茫茫宇宙再无他物,宇宙的目光集中于这片海。
雨中的时间变软,混淆了时空,交接了古今。古代有一传说,韩非子海边吹箫,引得龙女心醉,在月光下,海潮边,起舞弄清影。那日,友人与我在海滩上留下串串脚印。雨渐渐地落了,沙土缓缓地变了颜色,水在沙土中四向游荡,普送清凉。友人快意,遂双手合拢成喇叭状,面朝大海,高呼道:“小龙女!我仰慕你已久,能出来见见吗?”面朝大海,没有春暖花开,但有海的躁动。一个海浪急不可耐地跃起,照我们直奔过来,正中脸颊。也许是没有韩非子般魅力的我们遽然邀约,惹龙女不快,方挨了这一巴掌吧。
龙女的海浪荡去海滩上的脚印。随着脚印的消失,雨也渐小,渐小,直至消失。雪去了,海歇了,想望着天际的雪分子,何时再送来雪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