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才是性格的基础
很多心理学派都试图给人的心理和性格找到一个生理基础。生物学家找到的答案是基因,他们觉得基因影响了性格生成。社会学倾向的心理学家找到关系,他们觉得客体关系结构才是性格形成的决定因素。
精神分析祖师爷弗洛伊德则认为性快感地带才是性格基础,他把人的性感带转移按照发展线索分为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他的意思是在某一个时期,因为性快感地带受到压抑的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性格。从观察经验上来说,他这种理论确实有一定道理,比如心理停留在口欲期的人就特别贪吃,而心理停留在肛欲期的人不仅贪吃还有收集癖。相比而言,性器期的人就不那么贪图吃与收集,但是他们又特别喜欢搞关系实验。
弗洛伊德的确提供了一个观察心理发育的生理基础,那就是我们的欲望发生的器官。可是,他忽视了演化的视角,人类其实是从一条蚯蚓一样的低等生物演化而来的,就是说我们和所有动物最初都是一条类似肠道的虫子,直到后来经历了亿万年的演化才成为了具有复杂器官的人类身体。人首先是有了大脑,但是大脑最初也不过是方便肠道找食物的神经聚集区。后来,大脑才逐步变成高于肠道的总指挥部的。但是,直到今天,我们的肠道依然起到第二大脑的作用,比如我们吃了有毒的东西,大脑是没法判断的,肠道不仅知道,还会通过呕吐反应把毒物吐出体内。这就是肠道的聪明之处。
从演化角度来说,口腔、肛门和性器官都是肠道的延伸部分,所以弗洛伊德所说的“口欲期性格、肛欲期性格、性器期性格”其实都建立在同一个器官之上,那就是建立在我们的肠道整体之上。肠道的核心是什么呢?当然不是里面的屎,而是消化食物的那些肠道菌群。根据生物学家的分析,肠道菌群在肠道里面做的工作内容有(出自《听肠道说话》):
·消化、吸收食物以及形成排泄物
·维持免疫功能
·排除有害物质
·合成各种维生素(B 族维生素、维生素 C、维生素 K 等)
·合成荷尔蒙
·合成快乐物质快乐物质(血清素、多巴胺 )的前体物质
·促进肠道蠕动
不仅如此,肠内细菌工作状态的好坏还与我们身心状态的好坏直接相关。例如,如果肠内细菌的状态不好的话,我们不仅容易得癌症、过敏、糖尿病、感染病等疾病,还容易患上抑郁症、痴呆症等心理疾病。美国神经科医生戴维·珀尔马特在《菌群大脑》一书中详细论述了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会引起的一些心理问题,比如抑郁症其实是一种炎症性疾病,而炎症的根源就是摄入过多碳水事物进而造成了肠道菌群失调。再比如,自闭症其实是一种线粒体疾病,而线粒体则与肠道菌群有很强的联系。后来的医学分析表明,自闭症、精神分裂症、躁郁症、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都与线粒体缺陷有关,而线粒体的健康完全有赖于肠道菌群的健康程度。
科学证明,坚持有益与肠道菌群的“肉蛋白菜”式地中海饮食方式的人群患上抑郁症的概率显著较低,而高碳水饮食人群中的糖尿病患者患上抑郁症风险比普通人高出30%。这意味着肠道菌群变化不仅影响着我们的营养吸收,也会影响我们的情绪。从演化心理学看,肠道才是第一大脑,肠道才是我们的性格基础,而大脑不过是肠道获取食物的“工具”。
如果我们的肠道细菌的状态良好,如果我们的肠道菌群充满活力,我们的身体每天都能准确获得必须的营养、荷尔蒙和血清素等快乐物质。这样一来,我们就不易患上各种各样的身心疾病。总之,正如《听肠道说话》那本书作者所说,肠道菌群是“创造身心健康的工厂”。保持肠道工厂中菌群的健康,就是保持我们身心健康的秘诀。从今天开始,就开始学习对肠道菌群有益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方式把!当然,后面我也会分享亲身实践过的一些有益于肠道菌群健康的食谱,供大家参考学习。
PS:
想知道更多,请关注我的公众号“哲学游击”!
三童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精分约架事件总结”: 精神分析的真贡献与真问题是什么? (1人喜欢)
- 深扒中国精神分析史上的第一场“约架” (6人喜欢)
- 为什么说人的本质就是异化? (3人喜欢)
- 如何像弗洛伊德那样释梦?|公开课
- 现代人的隐性心理危机与出路|公开课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