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命学里面,时间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多的是包含结构化的一组模型。在这个模型体系中,以年月日时用干支表达出来的形式,来构成命理格局的架构,简称为命格,也就是此人的生辰八字。生辰八字包含八个字,四组,分别是年柱的天干地支,月柱的天干地支,日柱的天干地支,时柱的天干地支,称为四柱八字。在论道推命术的方法中,称为子平八字,在论道具体的构成体系,称为四柱八字推命术。
1.年柱的划分:年柱是按照干支记年而来,比如2021辛丑年,2022壬寅年,每年是从立春那一刻开始的,而不是正月初一开始,这一点要分清,八字主要来源于太阳产生的二十四节气,所以是按照节气中的立春来划分新的一年的开始,也是在这一个时间点来作为年柱的界定。
2.月柱的划分 :一年分成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12个月,每个月的地支是确定的。在所有术数中,只要是用干支表达月份,一年包含这十二月。在现实中记月的方法还有常用的是按照太阴历记月,但是在四柱推命术中不考虑太阴历。一年十二个月分别是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冬月建子,腊月建丑。
建是固定在到了这个月份的时候,就归对应的字所管辖。月份的划分也不是以每月初一为起点,而是要查看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十二个月分成了二十四等分,分别是正月立春和雨水,二月惊蛰和春分,三月清明和谷雨,四月立夏和小满,五月芒种和夏至;六月小暑和大暑,七月立秋和处暑,八月白露和秋分,九月寒露和霜降,十月立冬和小雪,冬月大雪和冬至,腊月小寒和大寒。
熟记一年二十四节气,有一首歌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年过了立春这个节,才是寅月,过了惊蛰节,才算二月,二十四节气前一个叫节,后一个叫气,一年十二个月的地支用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记,节就像术竹节一样,是月与月的分界线。气也有气的用法,但是在四柱八字中不用气。二十四节气的节,是命理学上月份的划分界线。
3.日柱的划分
日柱干支与年柱干支,都是按照六十个一圈不断循环的传承下来的,比如,腊月三十是癸亥,第二天大年初一必是甲子。无论一年多少天,一月多少日,日柱干支都是一个接一个地行走,也叫流日,流的意思是流淌流变的,像水一样按照一个既定的轨迹在变化。子时是一天的第一个时辰,半夜11点到凌晨1点间,过了晚上11点就是日与日的交界点,在半夜,在没有钟表的时代或没有特别重视生辰的人群中,这个时刻非常容易搞错。晚上11点前,是头一天的日柱干支,到了或过了11点整才是第二天日柱的干支。一定要记住晚上十一点整,是日与日的交界点
4.时辰的划分。
要知道一天有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小时的概念也是从这儿规定下来的。一天是从子时起,子时过来丑时,寅时,卯时,,,,直到最后一个时辰是亥时。古人实际是先定午时,中午12点整为午时正刻, 中午12点前后一个小时范围内为午时(包括11点这个整点)。两个小时合一个时辰。以前古人用的是时辰,现在用的时间单位细些,所以叫小时。
子时是一天的开始,是每天的第一个时辰。古人定时辰是从正午十二点来定的,因为这个时间是每天日影最短的时间,可以在太阳下放一个书棍,类似卜字,正午这个正字是代表午初与午正的意思,相当于现在的12点整。午时12点整为正午时,往前往后推得子时就是头天的23点~1点。每晚23点一到就进入第二天的子时。既然到了第二天,那么日柱也就变成了第二天的了。如果今天是丙寅日,晚上23点一到,就是丁卯日的子时。
在年月日时的划分中,年柱与日柱是按照六十个干支组合依次循环的,月柱与时柱的划分,则要注意月份的起点是节,一天的起点是晚上11点。
为了方便推算时间,有两个口诀,分别是五虎遁和五鼠遁,五虎遁是从年上起月; 五鼠遁是从日上起时。
五虎遁年上起月的歌诀: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之岁寻庚上,丁壬壬寅顺水流,
若问戊癸何方发,甲寅头上好寻求。
五鼠遁日上起时的歌诀: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做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年柱靠在万年历上查出生人的年分,每年的年柱,都可在万年历上查。
月柱也可以查,但更要会推,每月地支是固定的,区别在于月柱的天干。第一个寅月的天干不能错,再要熟悉六十花甲子,以推其它月份的天干。
日柱是用万年历查出来的,时柱是按照每个日子的子时配合的天干不同,按照五鼠遁推也可以。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