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商业帝国的成形 ——商业野心家的创业历程 《大创业家》观后感
麦当劳商业帝国的成形
——商业野心家的创业历程
《大创业家》观后感
《大创业家》这部电影,生动地展示了麦当劳这个全球连锁餐饮品牌诞生和扩张的历程,以及其创始人Raymond Albert Kroc的创业经历。
在麦当劳这个品牌的初始生命周期中,经历了三个重要的节点:麦当劳创新型模式雏形的诞生、扩张商业模式和经营模式的变革。麦当劳兄弟最初创造了麦当劳这个品牌,并创新性地设计出现代快餐模式;Kroc则一手缔造了麦当劳帝国,他最早发掘了麦当劳拱门标志的价值和内涵所在,让它成为麦当劳在消费者、商业世界中的鲜明印记;财务天才Sonneborn则提出了针对麦当劳传统经营模式痛点的改革方案,并提供融资渠道,力挽狂澜。
一、创新的起点
麦当劳两兄弟深谙传统餐厅的痛点,作出了针对性和创新性的改革。这种改革奠定了现代连锁快餐模式的基础,一是专注于受欢迎的产品以提升产品竞争力,二是取消送餐员和餐具以减少成本,三是最重要的制胜法宝——设计出员工餐品制作流程图和最优的厨房布局,实现30秒出餐,打造出了美式快餐雏形。
二、野心的扩张
两兄弟成本地减少了成本了吸引了大量顾客,在连锁快餐尚未出现的时代,在同行中脱颖而出。但他们的目光远远不如Kroc的长远,相比于Kroc的野心,他们望尘莫及。麦当劳两兄弟的目标是“小而美”的餐厅,Kroc的野心是让这个品牌成为比肩美国国旗、教堂十字架那样深入人心的标志物。
他的商业嗅觉,使他发掘了麦当劳这个蕴含极大商业价值的品牌;他的坚持和野心,使他为了筹资而不惜抵押自己的住宅,乃为实现人生梦想的破釜沉舟之举。
光有野心、坚持、梦想还不够,他对品质的严格监控,使麦当劳这个品牌避免被陷入在粗制滥造、品牌价值被过分消耗的泥淖中。需要资本而不滥用资本,他将有钱投资而无心经营连锁店的投资者踢出局,显示了他对品牌运营的长远目光。
品牌的壮大过程中,不仅需要大量的资本,更需要用心经营和管理的经理和员工。在门店运营员工招聘演说上,与其说Kroc在招聘员工,不如说他是在招募伙伴。他大量聘用夫妻档员工,使得门店后厨与排队区既有分工又有默契,并赋予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以内涵价值,打造家庭氛围,用企业文化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三、思维的颠覆
为利润低和难以控制加盟商、难以摆脱麦当劳兄弟限制而苦恼的Kroc,遇到了Harry J. Sonneborn. Sonneborn。他提醒Kroc:你并非在汉堡行业打拼,而是在地产行业打拼。思维不应只局限在餐饮,而应在认知上推倒重来,升级维护,看清本质——痛点的根源不是怎样在汉堡这个死胡同里钻。汉堡的利润太低,为降低成本而进行改变的建议遭到麦当劳兄弟的拒绝,同时对加盟商也难以形成有效的制衡。
野心勃勃、商业嗅觉灵敏、坚持不懈的Kroc固然是做大麦当劳这个品牌的领头人,但在关键时刻拯救尚未在行业站稳脚跟的麦当劳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是他的贵人Sonneborn。
与其研究利润来源不稳定的汉堡,为什么不在店里的有形资产中发掘可产生固定、长远收益的机会呢?出身于金融行业的Sonneborn分析了Kroc的财务报表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想要提升利润,不能依靠加盟店的分红,应从事地产行业,买下热门地段的土地,在土地上开店,通过收租获利。租赁麦当劳的土地或者建筑是加盟麦当劳的前提。后续经营中,如果加盟商不服从麦当劳的品控要求,那么总部将停止租赁店面给加盟商。这种做法一箭三雕:摆脱了麦当劳兄弟在合约中关于利润比例的约束,能够赚稳定而丰厚的租金回报;对于加盟商有了控制权;买下的地块会增值。
跳出固定思维模式的价值在此可见一斑。 Sonneborn这个天才的建议,让麦当劳后来成为全球最大的房地产投资商之一,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无数黄金地段的土地项目,到2021年上半年,麦当劳的租金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达到了35.9%;加盟门店收入中,租金收入的比例高达64%,持续而稳定的利润回报成为麦当劳商业帝国的稳固根基。
作为麦当劳品牌背后的传奇人物Raymond Albert Kroc,虽然他扩大麦当劳商业版图和品牌价值的做法存在不少争议,但他的传奇经历成为后世不少人在商业世界中模仿和学习的经典案例。他的商业眼光,坚持,野心,价值追求,在他的成功经历中缺一不可;Sonneborn的极富天才的财务建议可谓是麦当劳生命周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没有他的建议,麦当劳这个品牌可能面临资不抵债、无法持续经营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