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篇二——杭州动物园
自从来到杭州,光动物园我就去了三次。倒不是杭州动物园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因为跟动物相处有时候要比跟人类相处轻松许多,它们永远真实,展示着它们的生活。看着动物也总能让人共情,于是也能得到些许安慰——生存就是这么艰辛的,无论是哪种生命。
杭州动物园也位于西湖景区,但是离西湖也算不得近,好在有不少公交直达(也不算是“好在”,因为节假日永远堵车,永远人满为患)。杭州动物园很老,不管是大门还是里面的设施,都让人想到很小的时候去吃棉花糖和打气球的每个小城都有的人民公园。但我也喜欢它的年代感,我希望动物园可以成为每个小朋友美好的回忆,让已经长成大人的我们再看到保持着最初的样子的承载着亲情和快乐的游乐场,也获得一份幸福。
上周末是我第三次去动物园,这一次的体验要比前两次好很多,因为这次去的时间早。夏季五点半关门,但是大型动物四点多就要回笼了,所以去的晚可能看不到大型动物。再加上去的早可以看表演。一天有好几场次表演,可以进门先规划好时间和路线(关于表演后文再详细介绍)。
进园之后我们先被巨大的叫声吸引,一开始我们很难辨认是什么动物发出的叫声,只能推测出是某种鸟类。穿透力很强,叫声响亮,而且不间断,循着叫声找去才发现是金刚鹦鹉。颜色极艳丽,个头很大,寿命也长,一只金刚鹦鹉可以活到60——80年甚至更长。我之前看过杭州动物园金刚鹦鹉的饲养员跟大家展示金刚鹦鹉的智力水平,这只鸟甚至学会了英语对话,实在是令人惊叹。
接着我们去看了大象和长颈鹿。上一次我专程来看长颈鹿却扑了个空,“三顾鹿庐”才能一见。我一直觉得长颈鹿是一种温柔的动物,也许是因为它们个子很高却只吃草,也许是因为它们长着很长很长的睫毛使得眼睛总是低垂。长颈鹿园旁边就是大象园。这头大象一直面对着门用同样的姿势和节奏摇头晃脑,我看着真的很心痛。这是动物的刻板行为,是被压抑了天性太久、太无聊导致的自闭和抑郁。大象是少数能通过镜像测试的动物,让这么聪明的动物在这么小的地方独自重复着每一天,我觉得自己作为人类真是残忍。

在动物园里,越聪明意味着越痛苦。一旦能够对自己的经历产生认知,就意味着要一直忍受且无法抵抗。黑猩猩也是如此。我们在黑猩猩园里看了二十分钟,看着老老少少的黑猩猩麻木地坐或躺在树上。只有一只黑猩猩例外。它不知道从哪找到的一截塑料袋,带着塑料袋攀爬,它向上爬的时候就把塑料袋夹在大腿和身体中间,夹不住的时候就用嘴叼住。我正在想它要带着塑料袋做什么的时候,它把塑料袋撕碎然后一片片丢掉了——它什么都不做,它是太无聊了。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也在做西西弗斯,但我看到这只黑猩猩的时候,也感受到了同样的空虚和无聊。那就希望我们都能早日接受人生的荒谬,下一次自愿搬起那块石头。

动物园的海狮表演和杂技表演都是免费的,需要自己看好时间提前入场。杂技表演非常适合孩子观看,场地里挂着小学搞联欢会时候挂的彩条和红灯笼。没有空调,穿着小丑服的演员在大汗淋漓地卖着玩具。表演的节目非常传统,现在恐怕在别的场合很难看到这么传统的魔术和杂技了,因此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格外惊喜和快乐,因为他们最接近我们印象中的马戏团,而马戏团就是快乐的代名词。

看完演出我们继续去看了小动物馆、爬行馆等等,这时候很多动物已经感知到了黄昏临近,呼朋唤友回家去了。我在想,在这里生活的动物永远不会知道他们的同类在非洲大草原成群结队地奔跑,如果他们知道了,还会把这里当作家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