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7.6 自己买书,寻找适合我的穿衣风格
还在三亚时候,我们去了国际免税城。在整个免税城我唯一的收获是一本书。
薄薄一本,简介康德哲学思想,里面还配有插图。
我之前,好像从来没有自己花钱买实体书。
小时候爱看书,都是去图书馆借的。买书不符合我妈消费观,所以她不太爱给我买。
长大一点,零花钱很少,舍不得买书,买了很多零碎的东西。
唯有一本盗版的三毛全集,小摊上买的,反复翻看视若珍宝。
上大学以后物欲横流,衣服美妆电子产品,很多时候都用kindle看书,有亚马逊会员的,有网上下载的。
很多次,在书店徘徊来去,舍不得买一本书。
三月份时候,我俩一起去四十一号院对面的西西弗逛街。
虾片不太爱看书,不知道《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哪里吸引住了他,他当时就买了下来。
最后,他当然还是没看。倒是我把这本书当作厕所读物,七七八八读下来。
后来想起来,这件事情可能对我有一些我没意识到的影响——我开始觉得买书不是那么奢侈的事情,很普通,完全可以想买就买,而且我也是会把买来的书好好读完的人。这么一想,买书就不再是我心头一道难以跨越的坎儿。
所以后来我买了第一本实体书。翻看实体书的感觉还是非常好的,我想设立一个小荷包,每个月都存一些钱,留着给自己买实体书。
关于衣服。
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有寻找自己穿衣风格的意识了,但是兜兜转转还是在卡通可爱里走不出来。
曾经有一段时间还特意关注各种穿衣博主,关注太杂,也没形成风格。
研一刚开学时候,我和小伙伴冲进北京优衣库,一人一件蓝色摇粒绒。
说优衣库是我时尚启蒙可能有点好笑,但是直到现在我还对那件摇粒绒很满意,并开始逐步关注日式简约穿搭。
偶然一次关注到一个身高体重跟我差不多的博主,分享了一条宽松的西装裤搭配着画着咖啡的浅麦子色T恤,束着黑色银方扣皮带。简单干净好看。
我照葫芦画瓢,买了一套一样的,裤子质量出奇的好,版型好看又清爽。
整个一套我穿上也很合适。
仿佛在无意间打开了新的大门,更进一步的了解自己适合的风格,也进一步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