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外,nostalgic
放假后回家前有几日自由的时间,误打误撞到道外区住了几天。那时候我还对道外区没有任何概念,如果不是在网络上看到评分很高的青旅的外围建筑很美,我可能不会专门挪到这住,尤其是第一晚一个人走过那些空洞漆黑还被黄色围栏围起来的破楼,走过昏暗还有散在分布的建筑工人的小路,满是石子也不适合逃跑。很紧张并且后悔,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一身浅色衣服和短裙在这个氛围里变得有些扎眼。
好在第二天白天醒来我认清了这,哈尔滨的道外区,我所住的地方是中华巴洛克景区,异域风情建筑是这的特色,这最不缺的就是没人住的老楼,混着一些崭新健全的仿古建筑物。

青旅外围,灯光还好,有人有车。在通往这条路之前还是有点吓人的

白天看还不错吧!











右下角的铁皮房是自愿的核酸检测点,16块钱单人单管,上午做,下午出结果。算是比较完整且还在继续使用的巴洛克建筑了


第一天在周围简单转了一圈就出去玩了,好像被封校封久了要报复性地玩一样,原来一天可以去那么多地方。
中央大街和索菲亚大教堂是还没去但一定要去的。

圣尼古拉斯教堂原址,一个环形岛

原来的莫斯科商场,现在的省博物馆,可惜在维修


忘了为什么要拍了……
之所以知道现在建筑背后的历史,是因为中午顺便去了一趟南岗区的博物馆!是的,它不是省博物馆,也不是哈尔滨博物馆,而是哈尔滨市南岗博物馆。还是第一次看到哪个博物馆以区为单位的。

博物馆是这样漂亮的小洋楼,像一栋私人别墅,逛到最后也算是证实了它确实是。一楼二楼都可以参观,也是家的格局,每个房间做展厅。里面通道太多了,走着走着会转向。从多个方面讲述了哈尔滨的历史,可惜没拍太多照片。



刚才的环形岛

重点关注医疗方面了




在中央大街,有个人盯着我手里的傻瓜相机看了看又走开,好像是个摄影器材党,脖子上挂着一个大炮筒。


好的终于吃到了马迭尔冰棍,不算很甜,也没有很浓郁的奶味,吃起来很健康的感觉,没有太多香精。站在小亭子旁边就吃掉了,也没有多么好吃嘛,我向旁边的阿姨随口说了一句,她一直笑,说我们小时候就吃这个,一直是这个味,可能和你们小时候吃的不一样吧。
中央大街上是有一家邮局的,在书店买了明信片想去给朋友寄以及买冰箱贴,但是只能用现金,后来是去买雪糕的阿姨那边换了现金才可以。



教堂很美………绿色的顶,金色的十字架。太美了。

很多对情侣在拍婚纱照







打算去江边坐一会


一百年了诶!




好多红地毯

看上面标注的地址名,很不好惹的样子。里面还有小孩子在练武


翻新翻到一半


这样的牌子随处可见

赶上一个好天














第二天只靠散步就把道外区逛了一大圈。









好富丽堂皇的农业银行………



大火过后已经烧焦了的黑和历史灰尘的黑混为一体







想去吃那个老太太烧烤,又没吃




用手机拍完再看用胶卷拍的照片,真有种穿越回历史的感觉








这个蓝白色的马赛克小瓷砖立马把我拽回到小时候住过的家

小时候住的家属院外围上是一模一样的马赛克,旁边就是饭店,开业大吉也是免不了的。当时我走到这里,就像在四维空间触碰到了小时候的时间线。

“巴洛克监控”

房梁上的花纹都很精美




淡绿色的建筑

一定要有花纹



奶油黄和浅蓝




这条路是乱走的,从松光电影院回来就不再看地图了,以建筑为导向,胡乱走。














最后的最后,去了花鸟鱼市场,也在松花江旁边,逛完花鸟鱼再去江边遛弯。

物种繁多到不得不惊奇



喜欢这,喜欢这的冷空气,喜欢这的建筑和破破旧旧的感觉。两天逛下来希望以后在学校里不会再产生分裂感了,就是在生活学校里而不在哈尔滨里的分裂感。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