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与自我效能
(本文首发于公号:【克哥终身成长】)
你好,我是克哥。
早上在读《贪婪的多巴胺》,书里有一个实验测试研究韧性。
测试老鼠愿意为获取食物花费多大的力气,通过增加获取食物所需按压杠杆的次数,科学家就可以弄清楚,缺乏多巴胺的老鼠是否有决心相应的增加自己的努力。
这个实验很简单,为了得到美食,每只老鼠只需要按一次杠杆,基本上不需要任何努力,也不需要坚持不懈。
所以缺乏多巴胺的老鼠会像正常的老鼠一样多次按下控制杆,吃掉他们得到的食物,喜爱和享受,不会因为多巴胺改变而改变。
但是,当老鼠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所需按压次数从一次增加到4次,正常老鼠30分钟按压1000次,但缺乏多巴胺老鼠则没有那么积极,他们只按了大约600次杠杆。
当需要按压16次才能获得食物时,正常老鼠按压了近2000次,但缺乏多巴胺的老鼠几乎没有增加次数,虽然他们获得食物的概率缩小到了1/4,但他们不愿意更努力的工作了。
最后,获得一顿美餐的要求提高到64次按压,正常老鼠在整个30分钟内大约会按压2500次,超过每秒一次。
而缺乏多巴胺的老鼠,按压次数根本没有增加,事实上他们压得比以前更少,他们干脆放弃了。
其实缺乏多巴胺就意味着,缺少强烈渴望实现目标的决心,和改变自己的欲望。这就像“吸引力法则“在科学层面的证实。
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张一鸣所说的,你最终会成为你想要的样子,只要你真的非常想,虽然听起来有些违心,但拥有一个强大的信念确实非常重要。
我觉得这个实验对人生有非常大的启示,那就是一定要拥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欲望和渴望,只有这样,才不会陷入到自我满足,包括遇到一点打击就停滞不前。
这种对目标的欲望和渴望、特别想改变自己的信念,包括特别想逃离不满的现状,都会增强你的韧性。让你能够得以坚持到曙光的到来。
改变现状,或者说获得成功,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过程中必然会像波浪一样有高有低。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在低谷的时候,能够保持信念和迭代能力,让自己获得充分的成长,以迎接下一个高点。
同时在相对高点,也不陷入到自满之中,进而不断螺旋上升。
如果我们想要做成一件事儿,就首先必须相信我们能够成功,「信念」会极大影响到你的韧性。
科学家们把相信自己能做到的心态,称为「自我效能」。这种强健的自我效能,是一项非常宝贵的财富,有时它能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充满信心的期待成功,会让你眼前的障碍消失。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吸引力法则的一种科学证明,某方面确实有它的可取之处。
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自信的重要性,信念的重要性。
包括,相信相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