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
感觉说的都是我的心声~~ 我诚愚且拙,身名两无谋^_^。
以洒脱著称的苏东坡,也如你我一样有多少纠结烦恼。作为基层一小吏,上边一道命令就忙成狗。本来惦记上山看书听鸟叫,无奈从春盼到秋。更不忍是还要折腾百姓, “千夫挽一木,十步八九休”,面对此情景,若有爱民之心,如何吃得下饭。好容易盼得秋雨足秋飞起,以一日闲暇慰百日烦忧,嗯,趁休息赶紧发个朋友圈(给小弟写首诗)~~越来越感慨这兄弟二人拥有彼此是多么幸运啊。
作品原文
役名则已勤,徇身则已媮。我诚愚且拙,身名两无谋。始者学书判,近亦知问囚。但知今当为,敢问向所由。士方其未得,唯以不得忧。既得又忧失,此心浩难收。譬如倦行客,中路逢清流。尘埃虽未脱,暂憩得一漱。我欲走南涧,春禽始嘤呦。鞅掌久不决,尔来已徂秋。桥山日月迫,府县烦差抽。王事谁敢愬,民劳吏宜羞。中间罹旱暵,欲学唤雨鸠。千夫挽一木,十步八九休。渭水涸无泥,菑堰旋插修。对之食不饱,余事更遑求。近日秋雨足,公余试新篘。劬劳幸已过,朽钝不任锼。秋风迫吹帽,西阜可纵游。聊为一日乐,慰此百日愁。
词语注释
①媮:同愉,快乐的意思。②学书判:指任签书风翔府书判。知问囚:苏轼一度被派去风翔府属县减决囚禁。③漱:冲洗。④嘤呦:鸟叫声。⑤鞅掌:原意是无暇整理仪容,引申为公事忙碌。⑥徂:到。⑦桥山:相传黄帝葬于桥山,因此以桥山代指皇帝的丧事,这一年宋仁宗死。⑧暵:干热。⑨蒋堰:指渭河两岸以替石修筑的堤坝。⑩篘:竹制的滤酒器具,此处代指酒。
作品译文
为功名所役,则自身要勤苦,如果迁就身体,那么自己会快活。我实在是愚笨,身体和功名都没有进益。一开始任书判,后来又去各县负责刑狱。我知道自己应当有所作为,却不知所为何来。在一无所有的时候,人的心情不忧郁。一旦得到功名利禄,就害怕会失去,心情不免纷乱,难以收拾。比如在路上行走的人,疲倦中看到清澈的溪流,虽然无法解除疲劳,却能暂时得到休闲。我很想去南涧的书堂读书,听听春天鸟儿的鸣叫。然而公事繁忙总是不能成行,转眼已经快到秋天了。因为绘皇帝修建陵墓,时间紧迫,府县都动用了大批民夫。给朝廷办事谁敢抱怨呢,只是民夫们劳累官员也觉得羞惭。这期间遭遇干旱,我很想祈祷上天降雨。上千的民夫拖动巨大的树木,艰辛的程度难以描述。渭水都干涸了,沿岸的堤坝要挖土来修补。目 睹这些都吃不下饭,其他的事情更是无暇顾及。近日下了几场秋雨,公事之余可以有时间品尝一下新酿的酒了。经过紧张的劳累,我的身体已经十分虚弱。面今秋风吹起,终于可以休息游玩了。暂且快乐一日吧,聊慰这无尽的烦忧。
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
作品原文
为吏岂厌事,厌事日堕媮。著书虽不急,实与百世谋。问吏所事何,过客及系囚。客实虚搅人,囚有不自由。办之何益增,不办亦足忧。嗟此谁不能,脱去使自收。幽幽南山麓,下有溪水流。溪上亦有堂,其水可濯漱。终日不见人,惟有山鹿呦。是时夏之初,溪冷如孟秋。山椹黄笠展,林笋紫角抽。朝取笋为羹,莫以椹为羞。溪鱼鲤与鲂,山鸟鸴与鸠。食之饱且平,偃仰自佚休。试探箧中书,把卷揖前修。恍如反故乡,亲朋自相求。蔚如瓮中糟,久熟待一篘。为文若江河,岂复有刻锼。尚何忆我为,欲与我同游。我虽不能往,寄诗以解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