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后一个月的心态变化
2020年10月28日,和lxh在一起
2022年5月28日被分手
2022年5月31日凌晨通了最后一次电话,被全平台删除
2022年7月2日,我认为我算是从失恋中完全走了出来,记录一下最近的心态变化以及自己对这段感情的一些总结,时刻警醒 28日下午五点多,lxh转给了我7000块钱,这其中包含了我去年出差补助的5000以及双十一送她耳机的1000,剩下的可能是她认为我们在一起后我多支出的那部分。我当时在图书馆自习,收到转账起初是诧异,再后来马上就有了不好的预感,直到她打过来那通电话,当然我在图书馆没有办法接通,从挂掉电话到下楼找到适合通话的空地这五分钟里,现在看来,我当时确实是过于乐观了,也可能是本能地逃避最坏的那种可能性。总之在给lxh找各种合适的理由来掩盖即将分手的现实,掩盖自己内心的恐惧,掩盖自己的麻木,就好像很早就知道这件事一定会发生一样,是的,我之前应该是有想过我们最后很可能会分手的,只是没想到那天会这么快到来。接通电话,听到的好像不是lxh的声音,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声音,一个认识了五年但都没有听过的那种声音。“你把钱收了我才会和你说”,后来我在想,如果我当时没收呢?如果我直接退回那7000块呢?我不敢想,就算结局会有不同,也只会让我更痛苦更后悔。之后就是很简单地聊了不到20分钟,她非常冷静地将分手讲了出来,以及分手的原因。“没感情了”,“感情是流动的”,“你也知道我是三分钟热度”,“和平分手不会拉黑删除”,“以后继续做朋友”,“以后在一个城市也有可能”,“来深圳可以找我玩”,这种说辞当时确实是给我造成了我们还会有可能的幻觉,所以也没再挽留,各自祝好,便匆匆结束了关系。
28日晚上十点多,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我的发小。发小也不敢相信,在我和他看来,我和lxh的感情一直都挺好的,属于是已经度过了艰难的磨合期,过渡到了平静但稳定的时期。发小有她的联系方式,便在微信上询问了一番,大概意思也是把问题归于异地,觉得现在的状态不太合适。后来发小也试探性地和她表示我以后会继续追她,她也没有明确拒绝,这对于当时刚刚分手的我来说无疑是一剂肾上腺素,我实在是太过乐观了,从她各种冷漠的表达中强行抽取出一些看似仍有希望的片段拼凑到一起,然后不断安慰自己:没事的,继续做朋友联系着,等工作了去到她的城市,这段时间就先提高自己。或许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麻痹自己确实能够减少一些痛苦,毕竟要求一个人将认识了五年又爱过很久的人立刻从他的世界剥离出去是十分过分且不切实际的。
30日晚上,在经历了两天的心理斗争后,我终于还是没有忍住,随便和她分享了一些日常,但却收到了这样的回复:“我觉得我们可以不聊天”。那一瞬间我积压的情绪终于难以抑制地爆发了出来,我对分手的突然,对冠冕堂皇的分手理由的不解,对她的冷漠,我稀里糊涂地将自己内心的疑问一股脑全部倒了出来,当然lxh也是毫不留情地将我的一再追问当作骚扰,在那种情形下,我们通了最后一次电话。我的不解:为什么感情说没就没了?既然感情是流动的,那为什么不能继续培养?什么时候开始感情变淡的?明明一周前还在关心我找工作的事情?20天前我还为你专门跑去市里买吃的,你也送了我礼物,怎么就突然没感情了呢?之前说好的还能做朋友,还能打电话聊天,还能去深圳找你玩,你都是骗我的吗?她的答复:我没有要与你绑定,也没有说一定要和你结婚。我现在非常烦你,不想看到你也不想听到你的声音。我就是三分钟热度的人,不感兴趣的东西就是会被我丢到一边,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了。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淡的,可能有一阵子了吧,但我说了不喜欢了,我也不在乎过去怎么样,现在就是不可能了,十年、五十年之后,这辈子都不再可能了,别再烦我了ok?之前说的做朋友只是在彼此拜年列表里那种朋友,“以后在一个城市还有可能”那是因为我们大概率不会在一个城市,你来深圳找我玩我也大概率没有时间,我当时那样说只是不想你太drama。你以后变得更好那就去找其他更好的女生啊。你说吧你要多少钱我再打给你可以吗?你说你想不开?那我只能说幸好我跑得早,你也太脆弱了,婆婆妈妈的,看来我们确实不合适,你要这点打击都遭受不起那我更看不起你了。
31日凌晨,打完了最后一通电话,被劈头盖脸骂了一顿之后,我被她全平台拉黑删除了,虽然她也建议我删除她,不过当时还是没有这个勇气。那一晚我彻底失眠了,很想哭,但只哭了一小会儿,比起去年那次假分手,这次好像没有当时那么痛苦,可能因为之前那次隐约感觉自己还有机会,感觉到对方确实还对自己有感情,但这不一样,她也明确表达了根本不在乎我的感受,也根本没有复合的可能,便放弃了,但接踵而来的是持续的精神内耗。直到第二天早上九点多,勉强睡了一小会儿,中午起床和爸妈说了这件事,顺便也把谈了这一年多以来的一些问题简单和爸妈聊了一下,不得不说第一时间倾诉确实太重要了,再加上后来和发小聊,和同学聊,当时确实是感觉好受了一些,聊的内容大多也都是一些对对方的埋怨,自己受过的委屈…有了家人和朋友的安慰,我在经历了两天的emo,生活迅速恢复了正轨,我甚至惊讶于自己这种异常的情绪恢复能力,我觉得这不像我,但又暗自感慨自己其实要比想象中坚强很多嘛,同时又开始自我怀疑,我是不是也没有那么爱她呢?可能确实是感情变淡了吗?正巧那两天被退稿,重新改格式发文章又占据了我大部分的空闲时间,便也没再去想那些问题了。
分手后第一周,在给自己提出了那两个问题后,我好像又从稳定的情绪状态中被扯了回来,我开始控制不住地反复查看聊天记录,通常都是每天想到某个点,就在聊天记录里查,比如想到“想你”,就去翻看lxh最近一次和我说“想你”是什么时候,我最近一次和她说“想你”又是什么时候…不断的精神内耗又一次让我开始怀疑自己,当时甚至在想“我要是没有那天晚上去打扰她 她可能也不会把我删除了” “应该就是我当时太冲动了,我也确实是骚扰到了她,她的性格我也知道,就是喜欢生气的时候说狠话” “或许我不应该和父母说她那么多不好,她也没有那么坏,有时候对我也挺好的”,说来可笑,在被她说了那种话之后,我竟然还在自责,还在帮她说话,还在替她着想。不过很快,我反问自己,我尝试去思考分手后那一系列操作中我和她的需求,便开始慢慢释怀。其实最后那通电话,我依然没有和她讲清楚我最大的疑问:如果说之前她对我感情变淡已经有一阵子了,那么在当时我们还是情侣还是恋人身份的情况下,为什么要装作一切正常和我相处,作为彼此的恋人,我们是否有责任及时维护这段感情而不是假装一切安好,是的,我认为我们有这个责任,lxh有责任在感情开始变淡的时候告诉我,但她选择了默不作声正常营业,她选择了放任感情变淡,等到感情完全消失直接退出的处理方式。异地很累没错,但如果一开始就不抱着要继续谈下去的心态,那就应该早点说,而不是tm故意演我。想通了这一点,我好受多了,我终于认清了现实。于是我删除了和她有关的所有照片,删除了聊天记录,删除了联系方式,我们互相参与了彼此的生命,五年,我们做了整整19个月的恋人,我们从对方的世界中完全消失,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发生了。
分手后第二周到第四周,妹妹和发小给我介绍了几个对象人选,有一个初中有过一面之缘的女生,我觉得还蛮对的上眼缘且长相家庭学历都挺匹配的,决定等找到工作后回家认识一下。不得不说,新欢确实是最好的解药,转移了注意力,我很快就从emo的情绪中走了出来,不过感觉自己还是没有完完全全走出失恋的阴影,毕竟相较于lxh的无情,我认为我确实更像个人一点,五年的感情,大学相处了三年,她是我最要好的朋友,研究生恋爱了一年半,我也很认真地对待我们的感情。两个人从认识到熟悉到成为好朋友到相爱,经历了太多,过程中大脑的反应就好像吸食d p一般,大量分泌的多巴胺和内啡肽让个体产生了极度的快乐,为了延续这种快乐脑内便会建立大量的突触连接,就形成了独属于我和她的记忆,这种记忆像是一个很大的地图,想让她快速消失是很困难的,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去想,不去强化神经突触之间的连接,地图便会一天天变小,淡化,直至消失。但就像lxh之前说的一样,失去一个人,灵魂就不再完整,或许人自打出生开始,灵魂就是残缺的,因为总会有一些很重要的人参与到你的生命中来,然后又从你的世界消失,及时后来再有人填补,也不可能和空缺的那块完全契合,但人生就是这样,不断失去,又不断获取,灵魂不断残缺,但也不断地生长。
分手后快一个月,我开始深刻反思,我认为虽然一段关系结束了,但至少要从中吸取一些教训,从成长和发展的角度去审视这段关系。其实这段关系从一开始,准确地说是从关系开始迅速升温、也就是去年见了第一次面开始,就朝着病态和不平等的方向发展了。自打去年第一次见面,我们的关系和相处模式就正式从好朋友暧昧发展到了真正的恋人模式。一些小矛盾和争吵也时常发生,直到后来她提出我没有追她开始,关系开始不平等。因为爱情的本质应该是相互吸引,爱情不是追来的,但当时lxh认为我应当去追她,这就形成了一种权力关系,这种关系会导致我认为我欠了她什么,会从形成一种隐形的道德约束。这种约束在后来各种矛盾中被放大,我开始变得不像我自己,我开始习惯在发生矛盾时隐藏自己的情绪,我向lxh展现出来的都只是我性格的一个切面,因为我总觉得我欠了她什么,她也擅长放大一些细节上的问题,把它当作“我对她不好的证据”,把它当作分手的威胁,这种约束越来越强烈,我开始恐惧,恐惧她每次的生气,恐惧她会不会突然揪出你的小问题和你分手,恐惧她和你争吵时对你的语言暴力。在后来的假性分手后,这种情况愈演愈烈,我开始变成了卑微的舔狗,在深圳做实验的那段时间,每天为了“追她”,想尽各种办法,但事实是,在因为恐惧而隐藏自己的各种情绪各种想法的状态下,在一再放低自己的底线的情况下,你的人格在对方看来会越来越扁平化,我们爱一个人,当然爱的是一个完整的人,你都不是一个立体的人,又怎么会吸引对方呢?但不幸的是,在那种状态下我们竟然都还坚持下来了,后果就是,不平等的关系被完全巩固了下来,我变成了一个没有个人魅力但却言听计从,随叫随到的工具人。我们只会爱上具体的人,你对她好,她感受到的只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的可替代性非常强,换个对她一样好甚至更好的,她对你也不会有更多留恋。但就是这样,我却把它当成了我们磨合成功的表现,我认为经历了那么多,我们已经契合了彼此,实际上这都是我单方面妥协和降低底线才做到的,她在过程中很少说能做到包容对方。自私的人总会认为别人是自私的,总会将自己的自私用精美的逻辑包装起来。每次发生矛盾,我都是第一时间认错,第一时间哄她,但过程中她很少顾及到我的情绪。我认为重视自己的情绪和照顾对方的情绪本身并不矛盾,除非是原则性问题,否则双方都有责任的矛盾过程中顾及到对方的情绪,但lxh很少做到,如何选择情绪的宣泄方式也很重要,生物不代表你可以去伤害对方,但lxh生气时什么话都说得出来,这一方面是她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导致的,一方面也有我的问题。其实她曾经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她没有尝试去改变,于是我们就一直在这种病态的关系中相处了一年,事实也证明,依靠不断妥协换来的依赖和感动维系的感情是不稳固的。不过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也不算亏,就好像一个软弱的人突然长出了坚硬的脊骨,过程确实会很痛苦,但他也因此能够坚定地迈向前方。这段不平等的关系中,我迷失了自我,也就逐渐丧失了我最初所具备的吸引力,一味的迁就,一味的让渡底线,只会让人变成卑微的舔狗和工具,自我感动式的牺牲也并不会换来爱情,时刻警醒自己应当做什么样的人,应当与什么样的人建立亲密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我和lxh感情过程中的底层逻辑也是有迹可循的。就像是巴甫洛夫的狗所展示的一样,我们在童年会形成独属于自己的一些反射回路,比如得到的来自父母的爱,一旦这种爱缺失,或是没有得到过某些方面的爱,就会在未来的一些关系中展现出来。我和lxh都是典型的独生子女,我们的童年都不缺爱,尤其是lxh,这也是为什么她不容易在亲密关系中被感动的原因。其中有一种父性的爱,它包括保护和照顾爱,以及帮助独立的爱,我想我应该是缺少后者,这也解释了我为什么会更偏爱有御姐气质的女性。在原生家庭中确实没有家人帮助和引导我独立,大学时期谈的恋爱便很好地佐证了这一点,我当时是恋爱脑,害怕失去,过度依赖对方。直到和lxh刚开始谈恋爱的时候,我也是有一些类似的情绪,不过也要感谢lxh,确实在经历了这段恋情后我真正成长为了一个独立的人。
分手后一个月,我终于完全走出来了,这里再次警示自己:1. 在下一段感情中要先爱自己,确认自己的价值,关心自己的情绪,时间和爱都很宝贵,但这不代表不考虑对方的感受。2. 要保证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人,展示出自己的七情六欲,正视自己的情绪,守住原则和底线,给予偏爱要在自己的接受范围内,放弃自我失去底线的感情依托是可以被替代的,而唯独我个人的吸引力是与众不同的。3. 注意力多放在自己的身上,把精力分散到很多个篮子里,就不会因为感情上的小事而失衡。4. 权衡自己的付出对自己的伤害和对对方的重要性。感觉到不舒服和“牺牲感”甚至影响到了日常的情绪,及时反思,决定是否要继续。5. 及时止损,遇到自私鬼要趁早跑路,记住她不是你妈,该换就换!!认真想想,我也没有lxh说得那么差,长得也算不错,个头178也及格了,也一直坚持健身(某人keep的运动时间加起来还没我去健身房一次的时间长),学历本硕双985,未来也会从事电子信息行业,薪水也不愁,谁也别想再pua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