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2年上半年总结
查看话题 >20220627 | 半年总结· 惬意生活录
任何一种环境或一个人,初次见面就预感到离别的隐痛时,你必定爱上他了。
其实,每年我都很喜欢6月。
年中到了,看看自己半年的时间都花在哪了,有什么收获?即便是没有,还能在下半年努努力,不至于年底顿感一事无成,又没法挽回。毕竟,轻松自在的日子不是一直都有,所以倍感珍惜。
2022在论文顺利开题和通过法考的喜悦中来临,父母的关系也有所缓和,生活多半是惬意的。

寒假回来之后,居家生活开始了,被各种书和电影砸晕了,阅读和观影是一直能给我带来快乐的事情,又有了大把的时间,每天都可以坐在书桌前,再写点东西来记录感受。
思绪在世界各地飞扬,代入书籍里面的故事仔细思索的感觉是神奇的,更是十分快乐的。好的情景会暗自窃喜,不好的情景会拍手感念幸好不是。
其实,会觉得不看书亏的慌,有那么多事,我不看书就不能知道。别人说给我听,我又总是听不进去,只好自己去看。

昨晚和朋友聊起来一个话题,我说了两句话。他说,你说的太到位了,就是这个感觉。我回答到,这不是我说的,是我在书里看的,记下来了,刚好想到了。他说,用上了就是你自己说的。心里默想,的确如此。
除此之外还入手了Apple watch 来督促自己完成每日运动计划,除了窝在书桌前面,也多出门走走,即便是散步也好。

在家这半年,被问的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学法律、将来要做什么以及会去哪生活。
实习单位的同事要问,小区的邻居要问,在家见面的亲戚要问,打电话的老友要问,给孩子选专业的高考家长要问。

这两个问题,除了研究生复试的时候说的比较流畅之外,其他时候的表达都比较随意与虚伪。
因为我心里没有什么很好的答案,或许曾经有,现在没有。
说学法律将来想开咖啡店,也没人相信,还告诉我不靠谱,我也就不这么回答了。
所以,现在的对外答复,哪里要我我就去哪,不追逐。
其实,大家转专业之后是不太可能把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毕竟四年,你都日日被熏陶,还在炎炎夏日做过两个巨大的课设,汗流浃背。哪怕真的知识忘了大半,一些学科思维方式在我身上打下的烙印始终存在。
对我而言,换个专业读稀松平常,说不定还要再换一个读呢。
人生几十年,我自问不是能专注在一个方向的人,倒是更喜欢融合学过的知识。如果未来还想做IE,那也会回头继续去做吧!
已工作的朋友们,最常和我说的一句话是平平淡淡才是真,不要想着追逐太多、一线城市生活生活质量不高或者是离家近一些会很舒服。
这个观点,我是赞同的。
但现在的我,并不想直接用于生活中,立刻选择山东父母眼中稳妥的编制,一步回家,轻松自在。
生活,是不是还值得许多可能性呢?我还在思索。
还有就是,我之前写过一个广播。记得已经发送出去,刚刚怎么也没找到。

当时的感触很深,大约是是因为听随机放的《恋曲1980》,每句歌词都在心里。
无论选择什么,更好的人还是好的人,生活的主体永远是自我。不把期待放在别人身上,但也可以和任何人认认真真地彼此经过。
今天还想写在总结里的是,是一位朋友。(下文简称Z)
在我居家生活两个月之后,百京依旧没有安排返校,就在家里找一份实习填充空余时间。
Z是我实习遇见的第一个人,也是排除万难给我提供实习机会的人。
会信任我成为他的实习生,一份单薄的简历就可以建构起来的缘分,让我每每想起都觉得命运之手让我遇见他。

第一次和朋友描述他,用了三个字,特别好。
可能这其中有工作职业习惯带来的后遗症,能把别人的心思摸透,把别人的性格特征看透了,从而做出最优解的相处之道。

不过我想,我们俩的相处用不上这样复杂的解方程样式,是可以带着轻松与惬意的。起码,我是这样理解的。

对我而言,他是个比我大五岁的哥哥,但又和家里其他大五岁的哥哥们有很多不一样,难道是在JG工作的的原因,我想不然。
更多的是,一个人的教养与素质综合的结果。他很谦逊与周到,是个会在细节处给予温暖的人。就像我看到的朋友圈头像下面的简介一样,温润如玉,卑以自牧。
我一开始看到这8个字的时候,心里有些不屑,以为是故作优雅姿态的人,或者说是对自己要求,期望达到的目标,一点没想到竟然是对于自身的客观描述。

相处这两个月,他所有的事情和话,在我看来都恰到好处,不逾矩。
和他出门,沉的东西永远在你手里,怕我跟别人出门被晒到不开心,吃饭前会反复确认我的喜好,我的想法会尽量满足,带我追风赶月,和我聊心事,担心没人做饭吃,会顺便记下我的爱好,会听到我的悄声叹息,然后莫名关怀,让我总是有托底的感觉。
这60多天的相处,于我而言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所以,我把他的周到下意识的理解为了对我的偏爱,也许不是,或者当然不是,但我还是这样理解了。
能体会这样的偏爱,我是极其幸运的。在实习即将结束的时候,我给他写了一封信,准备读给他听。
写信这件事,与现在浮躁的生活中早已格格不入,多少是有些矫情在。等过了时间的束缚,再拿出来看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总是会为自己当时的心绪感到不自在。
值得我用一封信来告别的人,也是我2022最大的幸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