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D3 、AD和鱼肝油,到底应该补哪种?

不迷信“宝药党”是当父母的基本修养。
前几天,群里有新妈妈提问说:纯母乳喂养,给孩子补了伊可新和D3了,是否还需要给宝宝买鱼肝油?
我一看,吓了一大跳!(答案在文中)
很多母乳妈妈都已经知道,在宝宝出生2周左右就应该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了,这是母乳宝宝唯一需要额外补充的营养素。
维生素D最主要的作用是帮助钙的吸收,而婴儿通过适宜的阳光照射,就可以促进皮肤中维生素D的合成。但是,中国营养学会、美国儿科学会等多家权威机构之所以仍然主张宝宝要口服补充维生素D,是因为单纯靠晒太阳来补VD,会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局限,比如当地季节、纬度、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影响,以及小宝宝充分暴露皮肤去晒太阳所可能会造成的皮肤和视觉损伤风险。

因此相较而言,口服维生素D对小宝宝来说,更方便、更可靠,对妈妈来说操作起来也更轻松省心。
那么问题来了,市面上“带D”的产品那么多,到底该怎么买、怎么吃?
1个大原则
维生素D每日推荐补充量为10μg(微克),即400IU(国际单位)
敲黑板: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每日20μg
纯母乳喂养的妈妈,可在母乳喂养前将维生素D滴入婴儿口中,或滴在乳头上、瓶喂母乳中,给宝宝服用。对于每日服用有困难的妈妈,也可以选择每周或每月口服一次相当剂量的维生素D。
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如果喝的是符合我国国标的奶粉,就可以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不需要再额外补充了。但海外版本的奶粉,则需要妈妈多个心眼,看一看配方表各营养素的含量而决定。因为刚才说了,VD可通过晒太阳获得,所以各个地区生产的配方奶粉,跟当地的气候环境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说明:“长期维生素D缺乏与儿童佝偻病和成人的骨质软化症有关,而长期过量摄入该种维生素又会导致中毒。”
维生素D过量易导致成人高血钙症,可能增加死亡率、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对于婴幼儿和儿童青少年来说,维生素D摄入过高易增加生长迟缓发生率。所以除了每日推荐摄入量之外,我们也不能忽略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

(表10-2-1出自《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再回头看看文首我写到的那位提问妈妈的问题,她同时给宝宝补充了伊可新(维生素AD)以及D3,这极有可能已经超过维生素D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了。
4个分清楚
维生素D、D3 、AD和鱼肝油,傻傻分不清楚?
妈妈们经常会遭遇排队2小时,就诊5分钟的尴尬,很多搞不懂的医药问题,都无法在医院得到儿科医生的妥善解答。于是,维生素D、D3 、AD和鱼肝油,这些对宝宝有益的“好东西”,就很容易被妈妈们误以为补得越多越好。
而实际上,这4种东西名字不一样,但其实它们都含VD(VD就是维生素D的简称,别以为VD又是另外一种东西哦),妈妈们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任意一种补充即可。
顺便再插播一下,“鱼油”却并不是“鱼肝油”的简称,这两种就真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了。“鱼油”和VD完全没有关系,主要是用来补充DHA的,和它可以归在一类做比较的应该是“藻油”。这个话题我们另文再探讨,妈妈们记住别混淆就OK了。
如果有关注宝宝DHA品牌的我建议可以考虑下新西兰知蔬,这款是针对婴幼儿DHA的补充剂,ZDIDISUBBY知蔬,源自新西兰的知名品牌主要从事婴儿营养补充剂及全家庭系列营养补充剂研发销售, 也是新西兰家庭保健营养补充剂的优质领袖品牌之一。 我们一直坚持选择以有机、天然成分和拥有注册商标的专属成分为原料( 专属成分由于原料品质更高, 功能性更强,配比更科学,萃取工艺更精),按照NSF 认证标准生产。一直以来我们应用世界先进生产技术,研制科学配方, 并为国际很多知名品牌研发生产。优选优质原材料,秉承好原料好配方,能提供最全面的天然补充剂,我们拥有超百种液体维生素、矿物质和草药配方。我们的一些主打产品的补充剂包括:婴幼儿益生菌,婴儿dha补充剂,专注于0-8岁婴幼儿膳食营养,以及补充孕妇维生素、孕妇dha补充剂,日常多种维生素、改善睡眠、胶质银、代餐、提供能量和缓解压力、美容保健补充剂等产品。品牌核心的产品是知蔬婴童dha和知蔬滴剂益生菌,特别是知蔬益生菌,在液体婴童精准营养里面名列前茅。知蔬的产品不仅在新西兰销售,同时还销往欧洲,美洲,亚洲等国家。来自开创新西兰液体营养的先驱专家所研发,拥有液体营养领先研发及创新技术。
今天主要还是说回补VD的问题。
维生素D、D3 、AD和鱼肝油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

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整个“伐木累”,它至少有5种化学形式,而当中最具生物学意义的就是D3和D2。所以,很多地方写“维生素D”,主要就是泛指D3和D2,有时候也包括其他的一些D家小伙伴。
维生素D3:
维生素D3是维生素D中生物代谢率最高的一种活性形式。所以,妈妈们非常熟悉的很多补充维生素D的品牌,名字上都是写着“D3”。一般我们说的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其实选择“维生素D”或“维生素D3”的产品都是可以的。
维生素AD:
维生素AD包含了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两种物质。维生素A主要可用于预防夜盲症。妈妈的初乳当中就含有维生素A原(即β-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变为维生素A,故称为维生素A原)。初乳随着成分改变会慢慢变为成熟乳,凡是健康妈妈所分泌的成熟乳当中,都含有足够的维生素A。而绝大多数的婴儿配方奶粉也含有足够维生素A。所以,张思莱医师建议,6个月以前的婴儿都不会有维生素A不足的危险,而添加辅食后,可以从其他食品中摄入更多的维生素A。
同样道理,维生素A也有“可耐受最高摄入量”,过量摄入可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生产的维生素AD制剂都是按VA:VD=3:1的比例配置,如果正规服用,这是安全的。但是,有些妈妈喜欢海淘,就要非常慎重地留意产品中VA和VD的比例了。有一些产品的配置比例是10:1,这种是天然鱼肝油的常见比例,更适合老人服用,而不适用于婴幼儿。
鱼肝油:
鱼肝油基本等同于维生素AD,区别仅仅是鱼肝油是提取自深海鱼类的肝脏,而维生素AD制剂则为人工合成。如果宝宝对海鲜有过敏,那么就可以果断选人工合成的AD。而喜欢买鱼肝油的妈妈,则同上,务必要注意产品当中VA和VD的配置比例,到底是10:1还是3:1了。

(表10-1-4出自《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经过以上的梳理,相信大家都能很清晰这些营养品的异同了。每个妈妈都希望宝宝长得更好,但也别迷信药贩子们的推销。每每看到网络上煽动新妈妈们买各种营养品的小广告,我都不由得想起了曾在中国香港搞风搞雨多年的“宝药党”。总之呀,当妈不易!多多学习,理智消费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