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经历的沟通障碍
查看话题 >反省 | 为什么我会习惯性回避
本篇文章收录自公众号“坠入凡间的星星”,欢迎关注! 原文链接:习惯性逃避
把真实的情绪和想法压在心底大概现实社会人们的常态,有时候太在意别人的想法,于是很多人在各种关系中就会习惯性压抑,要么压抑不住了久了之后就突然爆发,在别人面前暴露出从未展现的摸样,或者为了避免有人会受伤,干脆疏离,回避掉内心的感受,等我真正长大后回想起来才意识到这种习惯性回避是不正确的。
回顾过往
其实我一直都是习惯性逃避自我感受和情绪,我总是带着面具为人处世,使得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是受伤,可能大部分人感受不出和我相处时深深的隔阂,但我深深地清楚我与他们之间的鸿沟是我自己有意而为之。但好在我现在知道了带着面具和别人相处是不对的,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有七情六欲,也有很多缺点和不完美,我时刻都有肆意妄为展现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情绪的权利。
只回忆一些些吧,虽然我没有受到非常严重的伤害,但那时我的做法是错误的。小学五年级时我给男同桌A记下老师布置的作业,A后来对我表现出一些好感(我不清楚那是友谊还是什么),那一刻我真的想也没想就逃了,一走进我我就很嫌弃地逃开,甚至别人以为我讨厌他,后来又刻意做出A讨厌的举动,我一直没坦诚面对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只是觉得作为一个学生我不应该这样,老师会不开心的。其实我当初的举动换一种表现就好了,明明我可以大大方方地接受他的靠近,再心平气和地和他解释我帮忙抄作业的动机,明明沟通可以解决的,也不至于之后见到我都想到是童年阴影了。
当然类似的伤害到别人的情形还有很多。再回忆一些,也有关于初中时别人企图伤害我的记忆了,我在图书馆遇到一个猥琐男B,B向我靠近,一开始问我时间,我把表给他看,他又问我看书内容,我又傻不拉几告诉他,后来我就感觉到腰侧有个东西在动,察觉到他在摸我的腰后,我瞬间逃走了,后来他甚至尾随我......可能我选择性忘记了一些细节,但那个时刻我确实太胆小了,我不敢求助图书管理员,怕麻烦别人,这样胆小懦弱的我不是我想要的,我希望自己可以再勇敢点,大声说出自己的需求。
真的幸运的是,我目前能够正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问题,阅读一些书籍,心平气和地坐在电脑前梳理和回忆这一切的根源,以便于更好地寻求改善的方法,我希望暴露出一个完全的自己,不管有没有人理解,也不管别人的感受,这是我长大后要学会的课程之一——勇敢一点,表达自己。
那为什么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会习惯性回避,我在《先学会爱自己,再遇见对的你》这本书中找到了一些答案——“那个反应(习惯性逃避)只不过是那时低自我价值感的人的一种自我保护而已。保护什么呢?保护自己的理想形象(社会人格)可以不被打破,同时阴影状态不被发现。”社会人格,往往是一个戴着面具的自己,是自己向外界展现出别人眼中期待的自己的模样;阴影人格,是指被人们藏在阳光背后,不愿意拿出来见光的部分,通常是更本能、更野蛮生长,不愿被社会文化教条和养育者标准制约的人格。
缺乏价值感
在我年幼的时候,缺乏自我价值感,一直按照社会文化教条和养育者制定的标准生活成长着,小心翼翼地表现地听话、懂事,好学,自律,以换取别人的肯定和赞赏,我永远带着一个“好孩子”的面具,展现出一个理想形象的社会人格,严格地限制自己的行为和想法,现在想想真的可悲,那不是一个真正的我。
他们说——“你要懂事一点,顺从一点。”于是我不吵不哭不闹。他们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于是我活成别人家的孩子。他们说——“你怎么总......”于是我再也不那样做一些事。我总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赞赏,总以为别人的肯定才是人生的意义,是获得自我价值感的来源,很久很久以后我才察觉到那不正确,那样的我并不开心,那也不是一个真正的我。
我曾把自己低到尘埃里,卑微地讨好很多人,却从未真正在意过我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不懂得爱自己,是时候做出些改变了,我要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一切以自己的需求为先,明确自己的价值和方向,坚定地走好我的人生道路,只有这样,我才能收获更真诚、平等的关系。
保护阴影人格
如果让我剖析我自己的社会人格和阴影人格分别是什么,我想,前者应该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要多为周围人考虑、要少给别人添麻烦、要成熟地照料别人、要做一切符合大人期待的事情......但我仔细回想童年的我,那个委屈的”我“明明她也是一个小孩子呀,她本不需要照顾大人的情绪,也不用怕大人为生计的事忧虑而犹豫着表达自己的需求,她只需要无忧无虑地长大就好,怎么就成了这样呢?
至于我的阴影人格,那就是相反面了——一个”撒泼耍赖的坏孩子“,可能我想要的是可以肆无忌惮表达我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情绪,不被任何条条框框限制和评判;还需要恰到好处的关注,会及时注意我情绪的变化,但又不会靠太紧地逼迫或是追问我。总之是一种不管怎么闹腾,心底都相信有人在稳稳地关注担心我的安全感。(其实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描述,太复杂了)
可能我就是这么变化多端,若即若离,戴上我的假面具久了之后也渐渐地忘记自己内心深处的小孩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已经长大了,我又是一个全新的我,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后改变就好了,一切都没有成定局呢!人只有在经历过黑暗后,才会更迫切地追寻光明。
原文链接:习惯性逃避
希望终有一天,我们都能够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