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县志》(稿)民国茂名县黄塘乡、朗韶乡大学生名录研究
《茂名县志》(稿)民国茂名县黄塘乡、朗韶乡大学生名录研究
我在《〈茂名县志〉(稿)民国茂名县大学生名录研究》一文中分别对民国茂名县各乡的大学生人数进行了统计,发现茂名县南部的第二区、第五区是山地较少、平原较多,水网密布的地区,经济也相对发达,文教却在区域内落后。而北部一些乡镇如曹江乡、黄塘乡、朗韶乡等人数较多,说明北部山区文化、经济落后并未阻止人才的产出,主要一方面原因是与这些地方一些世家大族(譬如曹江、帅旺梁氏,黄塘周氏、李氏,朗韶吴氏等)重视教育有关。其他乡的世家大族也见于附城的周氏、林氏,清井、广平的杨氏,保安的莫氏,梅博的欧氏,南宫的汤氏,义山的丁氏,佛莲的丘氏,清井的江氏,兰石的梁氏,贺花的古氏,新治的许氏,高谷的龚氏,祥莲的熊氏,新洞的邓氏等。
不容讳言,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大家从今日的影视作品以及民国众多的文人大师等方面似乎感受得到它的繁荣。但是,民国的经济、文化整体仍属落后,加上连年不断的战乱,教育的普及难以企及,对于绝大多数基层的普通家庭子弟能够接受全面教育的机会甚微,特别是即使有上大学的水平,却没有财力支撑去就读。
民国时期的大学生,是要讲出身的,说的浅显点就是家庭要有财力。民国没有统一高考(注:1937年至1941年实行过全国统一大学入学考试),假如你想要读大学,那么,首先你要达到高中毕业的水平,然后再选择喜爱的学校,拿着中学毕业证书、半身照片、介绍信前去报名,各大学都是以各自选择的时间来进行考试。所以,民国时期的考生们,为了增加被录取的机会,只能同时报考很多所大学,接着按照各个学校的考试时间一个接一个地参加考试。这样以来,除了要交好几个学校的报名费之外,还要在交通工具和旅社上花很多钱。考上大学,学费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公办的国立、省立大学的学费较少,私立大学次之,教会大学则是“贵族大学”,只有师范学校是免学费的,当然竞争也比较厉害。陶希圣说过,“从小学到大学的几层等级,逐渐把贫苦子弟剔除下来,最贫苦的农工子弟们没有受初等教育的机会,其中升入中学的少数青年,大抵出于中资或富裕的工商业、地主、官僚家族,大学则是所谓的上层社会,即大地主、金融资本家、工业资本阶级的领域,他们的子弟是最能住进大学的。”即使有家庭条件还不错的富家子弟硬撑着上了大学,后面也有可能会因为家里接济不上导致中途退学。
虽然在民国也存在政府的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支持对教育的支持,支持的涉及面深浅与地方财力有关。而在民间社会也存在一些支持教育的力量,主要是城市慈善基金、乡村宗族的田租祖尝、乡村慈善人士举办的义学等。我在《茂名县志〉》(稿)中民国茂名县大学生名录时发现,即黄塘乡周氏、朗韶乡吴氏家族的大学生数量较多,应该与宗族力量(包括财力、势力)的支持应该是分不开的。由于未找相关族谱资料,对于茂名县普通家庭大学生就读支持的情况,有待未来开展详细研究。
《茂名县志》(稿)“选举志九·学位表”中,记载黄塘乡周氏有10位大学生,都出自大科垌村(多数为清末朝元周朝勋的后代,属于富裕与有权势的家庭),占黄塘乡19位大学生的52%,其中加利福民(尼)亚大学1人,中山大学3人,国民大学5人,广州大学1人;记载朗韶乡吴氏的更厉害,有18位大学生,占朗韶乡20位大学生的90%,分布于不同的村落,则可能表明宗族对不同富裕程度家庭都有支持,其中法国岗城大学1人,北京大学1人,中山大学6人,中国公学1人,广东法学院1人,国民大学4人,暨南大学3人,勷勤商学院1人。黄塘乡、朗韶乡两地只有1945年在黄塘乡建立的一所济美中学,中学教育环境一直不好,加上是山区,就读中学比较困难,但也说明这些并未成为良好教育成绩的阻碍。
《茂名县志》(稿)记录的茂名县其他乡的周氏大学生非常多,其中均良乡3人,祥莲乡1人,曹江乡6人,附城7人,不明乡籍1人;日本帝国大学1人,北京大学1人,中山大学4人,广东法学院1人,广州大学1人,国民大学1人,中国公学1人,勷勤商学院6人,勷勤大学1人。这些地方的周氏,基本都是清代、民国编修的周氏族谱中的同一个祠堂下的分支,所以应该同样存在宗族对大学生的支持情况。吴氏其他乡籍的大学生则很少,或许表明朗韶吴氏族比较独立,也比较有财势。
对于黄塘乡周氏、朗韶乡吴氏的兴趣,主要是我之前在研究明清时期高州北部(旧时茂北)的瑶族历史时,关注到明代那里存在多支周氏、吴氏瑶族首领的情况,他们一直是那里重要的地方基层社会势力,掌握着地方的话语权,即使在明末清初汉化之后,其影响力都一直存在,并持续到民国。显然我们在《茂名县志》(稿)记录的大学生名录之中,依然可以感受到这个世家大族财势及其影响力的存在,而且可能支持家族子弟就读大学,也是维系这种影响力的一种方式。同时,这些大学生也对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黄塘乡1945年建立的济美中学就见到了他们的身影,所以对他们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2022年6月11日,茂名桐庐
附:民国黄塘乡、朗韶乡大学生名录。
《茂名县志》(稿)“选举志九”学位表
(一)民国留学外国人名表:
周学棠,黄塘乡大科垌,政治学士,美国,加利福民(尼)亚大学政治系
国内官私大学分科毕业表:
法科
周钟荣,黄塘乡大科洞,法学士,国立中山大学
周钟云,黄塘乡大科洞,法学士,国立中山大学
张明德,黄塘乡六步塘,法学士,国立中山大学
韦品衔,黄塘乡茂坡村,法学士,省立广东法学院
周泽民,黄塘乡大科村,法学士,私立广州大学
周梅,黄塘乡大科垌,法学士,私立国民大学
周钟鼎,黄塘乡大科垌,法学士,私立国民大学
周钟宣,黄塘乡大科垌,法学士,私立国民大学
周仕汉,黄塘乡大科垌,法学士,私立国民大学
周学尧,黄塘乡大科垌,政治学士,私立国民大学
黄汝汉,黄塘乡禾仓地,法学士,私立国民大学
葛耕莘,黄塘乡■(九曲)坊村,法学士,私立国民大学
文科
李士奇,黄塘乡大人庙,文学士,北平师范大学
李士秀,黄塘乡大人庙,文学士,私立国民大学
韦品镜,黄塘乡茂坡村,文学士,私立国民大学
数理科(无)
教育科
周楠,黄塘乡大科村,教育学士,国立中山大学
农科(无)
商科
李锡焕,黄塘乡陈坑村,商学士,省立勷勤商学院
工科
袁正廷,黄塘乡东坑村,工学士,省立勷勤大学
(二)民国留学外国人名表:
吴超沧,朗韶乡顺民河村,博士,法国,岗城大学
国内官私大学分科毕业表:
法科
吴伯麟,朗韶乡蟛蜞洞,法学士,国立中山大学
吴树桐,朗韶乡蟛蜞洞,法学士,国立中山大学
吴寅新,朗韶乡亨塘村,法学士,省立广东法学院
吴伯鸾,朗韶乡蟛蜞洞,法学士,私立国民大学
吴式珍,朗韶乡双桥村,法学士,私立国民大学
吴志元,朗韶乡芹洲村,法学士,中国公学
文科
吴希伯,朗韶乡贺亨村,文学士,国立北京大学
吴熙业,朗韶乡三鼎村,文学士,国立中山大学
吴熙时,朗韶乡三鼎村,文学士,国立中山大学
吴韶善,朗韶乡大㙟村,文学士,国立中山大学
吴麟瑞,朗韶乡亨塘村,文学士,国立中山大学
吴熙文,朗韶乡三鼎村,文学士,国立暨南大学
吴鸿基,朗韶乡军屯村,文学士,国立暨南大学
吴鸿业,朗韶乡军屯村,文学士,国立暨南大学
吴伯鄂,朗韶乡蟛蜞村,文学士,私立国民大学
吴韶仲,朗韶乡亨塘村,文学士,私立国民大学
凌蔚光,朗韶乡军堡村,文学士,私立国民大学
詹崇偕,朗韶乡大拜村,文学士,私立国民大学
数理科(无)
教育科(无)
农科(无)
商科
吴庆琪,朗韶乡贺坑,商学士,省立勷勤商学院
工科(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