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Ò1975】love, death & fear
关于1975
或许可以这么说,选择1975主要是因为《索多玛120天》和《安娜》。前者是观影团创立的起源,走向离经叛道的灵感先锋,后者是当我真正开始学会观察,发现我自己就是某种“安娜”的悲剧。我应该像阿黛尔·雨果一样热情地去爱吗?不,我最多只会成为FOX,倒在某个完全陌生的场景里,被搜刮去所有价值然后死去;在1975,我要死很多次。不愿意成为安东尼奥尼镜头下的幽魂,但我最终还是要注视自己的尸体,令人恐惧的死亡不是终点,它静谧地、温柔地抚过脸庞,悄悄离开,像《天谴》的阿基尔,被环绕着、包围着,焦虑和疯狂都走了啊,仿佛活着就是为了此刻。Leo说:“这种生活是渺小的,舒适的,亲密的,围绕着这个美丽的,但总是看起来很迷醉的女孩,她要么茫然地笑着,要么疲惫地撅着嘴。在这种过程里,女孩反复进行相同场景的表演,仿佛她已经活了好多次一样。”于是联想起凉宫春日里漫无止境的八月,继而想到《印度之歌》中缓慢走动的德菲因,可是到最后,我们就好像始终活在不幸之城索多玛,取而代之的是淫乱的杂交和circle of shit,直到这时,我才开始羡慕阿黛尔·雨果,以及每一个努力成为她的人。
你还记得Ligaya Paraiso吗?《马尼拉》里那个想要逃跑最后被打死的女人,很多时候我们会忘掉这些角色,反而更容易记得男主Julio最后惊恐的面孔,如果《安娜》不是一部记录语言的电影,我们可能也会沉在无力混乱的现实中,渐渐遗忘Anna的遭遇,转而记起争锋激烈的辩论和争吵,在时代背景的冲刷下,我们太容易忘记不被详尽描述的个体,一句Taiwan可以像子弹一样迅速地冲入脑海,而死去地女人只会存在于余晖的回忆里,你看,我们一直活在他人的回忆里,只有在百无聊赖的黑夜里,才会偶尔闯入思绪。
回到未来
本届设两个单元:主竞赛单元1975,奇遇单元【十年遗珠】
场刊评分表如下:


奖项一览:
【SALÒ1975】评审团奖&最佳摄影:《巴里·林登》
【SALÒ1975】最佳剧本:《纳什维尔》
【SALÒ1975】最佳男演员:《热天午后》
【SALÒ1975】评审团特别奖&最佳女演员:《安娜》
【SALÒ1975】萨罗荣誉奖:《索多玛120天》
【SALÒ1975】评审团大奖&最佳导演:西奥·安哲罗普洛斯《流浪艺人》
【SALÒ1975】大师奖&费比西奖:《镜子》
【SALÒ1975】托米·韦素荣誉:《阿黛尔·雨果的故事》&《第二号》
【SALÒ1975】奇遇电影大奖&奇遇单元费比西奖:《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以上为本届总结,欢迎大家加入萨罗,有兴趣可联系@ Teorema
下一届为1993,奇遇单元为丧尸电影~~~~
若隐若无的现实:
